講師:劉匡華
日期:2009 12/02 星期三 下午2:30~4:30
講師介紹:
精英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五零七零企管顧問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精彩內容:
參與者:
李家宏、孫秀龍、徐華、高為邦、許川海、許明堯、陳子梅、陳天鳴、童景熙、黃省吾、趙漢興、劉定泮、劉聖龍、潘柔瑄、羅君平
精采內容:
當前輩們決定要在人生的馬拉松競賽中,將手上的接力棒,傳給下一位接班人時,紛紛體悟到「放下」的不易,創業和守成的不同,以及身、心、靈的不平,而大至國家和企業,小至社團與家族,皆會面臨到世代交接的問題,因此順應而生出一套接班人計劃(Succession Planning),讓接班人成功上台,交棒者光榮下台。
時代的巨輪不斷滾動,內外部環境也隨之遽變,劉匡華先生就分享:「事情的決策要快,而人事的決策要慢。」唯有掌握Timing,即時跟上時代的腳步,謹慎把關人事異動,尤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CEO,分別以國內外知名企業接班人的案例,進行比對與分享:
國內:聯電& 台積電
皆為半導體知名企業,且公司領頭羊是以分紅入股方式,握有實質的決策權。聯華電子董事會主席曹興誠,交班給聯電執行長胡國強,借助他在IC設計客戶端的市場敏感度,來彌補聯電過去重製程而輕產品應用的不足;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下野,由台積電總經理蔡力行上場主打,雖沒有晶圓教父張忠謀不怒自威的霸氣,卻有著過人的執行力與毅力。兩者雖對外宣布交棒的訊息,但仍在接班人的背後,扮演著企業教練(Coach)的腳色,從旁指導與傳承。
國外:陶氏化學&王安
2000年末,威廉•施達偉(William Stavropoulos)辭去陶氏公司CEO職位時,選擇公司內部的宿將邁克爾•派克做接班人,卻碰到全球化工行業陷入一個嚴重的衰退期,那時又剛以116億美元收購了聯合碳化公司(Union Carbide),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面對此困境,派克沒有表現出當年威廉•施達偉(William Stavropoulos)應對公司財務危機時的果敢和迅速,故在2002年底威廉•施達偉(William Stavropoulos)重新回籠,並物色到曾任集團業務部總裁、負責功能化學產品事業部(Performance Chemicals)的利偉誠(Andrew Liveris),於2004年末正式交替,成功地收購羅門哈斯(Rohm & Haas)這家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生產商,為其一直推動的公司轉型戰略添加了一個重要的注腳,誠為是一個難得的世代交棒成功案例。而具有華人奇跡之稱的王安,在於他創立了美國最優秀的公司之一─王安公司,也在於他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家,但憑著是公司的創始人,要保持對公司的完全控制權,讓他的子女,能有機會證明他們有沒有經營公司的能力,在1986 年 1 月,王安任命 36 歲的兒子王列為公司總裁,表現卻不及父親, 1年後公司經營不善就倒閉了,與陶氏化學相較之下,實為一個失敗的例子。
不管是國內或國外的案例,足以發現接班人篩選不易,成功的機率不高,目前推行的接班人計劃(Succession Planning),將有方向性的培訓人才,留住好的人才,以及落實企業的未來發展計畫,搭配上主管任期制、公正公開有權的委員會,以及不斷的計劃(Plan)、執行 (Do)、檢查(Check)與反應(Act),即可有規劃性的提高成功率。
此議題受到樂活會友們的熱烈迴響與共鳴,不僅分享了親身經歷接班人的歷程,也有如何篩選接班人的經驗,可見在21世紀全球競爭處於白熱化的狀況下,擁有一個完善的領導階層培訓制度,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