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類別: [中高齡再就業與再創業論壇活動]

【台大社工系週五論壇】中高齡人口對再就業與再創業的看法 - 活動報導

活動時間: 2009 4/10 星期五 下午12:30~2:00 活動地點: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館401會議室 ⊕地圖 講師: 李益恭、陳承廷

5070和台大社工系合辦週五論壇 – 中高齡再就業與再創業系列之一
 

源起與目的:台灣近年人口老化快速,中高齡人口比例相對提高,到了一定的年齡,許多中高齡人口須從原本的工作崗位上退休,然而,這些中高齡人口仍有非常大的力量能夠為社會出一份力。在現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許多資源更應該找尋到一個有系統的方法來妥善運用,不管是物質資源或人力資源。期待透過這次的論壇讓聽眾多了解中高齡人口其實是有能力的,也期待透過這樣的討論,能讓聽眾與我們思考中高齡再就業與再創業這一塊能做些什麼?能怎麼做?
 

主題:中高齡人口對再就業與再創業的看法
時間:2009/04/10 (五) 12:30~14:00
地點: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館401會議室

 

中高齡再就業或再創業有可能嗎?
他們可能會遇到怎樣的障礙呢?
若遇到障礙又有怎樣的解決方法呢?
讓我們來看看中高齡人口對於自身再就業與再創業有怎樣的想法~

 

第一部分:再就業,可以是一種享受。
分享一位在企業工作了三十年的上班族,期望趕快退休,盡快離開高壓力的工作,好好的享受退休生活。當真正退休日子來臨時,快樂不到一個月,就開始懷念以往上班的日子,但期望再就業時,能找到一個沒有壓力而又被禮遇的工作。經過自我分析,找出自己的優勢,更重要的如何把自己的劣勢包裝及改變成另外一種優勢,把自己推銷出去,而圓滿的找到人人羨慕的錢多、事少、離家近,還有睡覺睡到自然醒的工作。
 

主談者:李益恭 先生
DBM管理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曾服務於亞洲航空公司、RCA、奇異、雀巢、開利冷氣、AT&T及朗訊世界等知名跨國企業;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
 

李益恭先生分享自己的親身經驗:退休之前總是希望可以趕快退休,以為退休後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做自己喜歡而以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情,然而,真正退休之後卻兩星期後就抓狂!李益恭先生指出,一般人對退休生活都存在許多迷思和夢想,真正仔細思考和規劃過退休生活的人少之又少。退休意味著習慣已久的生活型態改變,自己便曾經因為退休後的作息時間混亂而感到情緒煩躁。除了時間,週遭的人事物也會有非常大的變化,朋友同事一下子減少、家庭地位下降,感覺自己被社會遺棄,甚至開始對社交活動感到畏怯。退休後,原本所習慣的規律生活崩潰,生理和心理都受到很大的衝擊。


難道退休後的日子就這樣等著結束嗎?李益恭先生反覆問自己。退休後最想做什麼?自己最大的興趣是什麼?自己最專長的是什麼?想想看如何能重新出發,貢獻這個社會?於是他決定重回職場工作,退而不休。不同的是,他要找一份沒有壓力、受到尊敬並且會讓人家感激的工作,想擁有自己的時間自由享受生活,又能在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及額外收入,沒有壓力與焦慮的工作。運用過去的人脈,結合自己最擅長的專業能力,他開始向企業自我推銷。「退休在家你得到的是零,換句話說,退休後我再就業的機會成本是零。」或許企業沒有預算聘僱全職的工作者,但我有過去累積的豐富經驗,能提供相對較低薪資成本的顧問服務,並且將經驗傳承給後輩。這樣的工作除了受到肯定與尊重,能夠自己制定遊戲規則,上班時間還可以自己設定,李益恭先生說。「To share, to coach and to enjoy!」即是李益恭先生目前退而不休的生活寫照。


李益恭先生認為,中高齡再就業首先要做好自己的SWOT分析,弄清楚自己的條件優劣、機會和威脅,要懂得包裝弱勢、推銷優勢,進而把弱勢變成優勢,才知道如何自我推銷、發揮價值,如何與年輕的競爭對手搶市場。
 

第二部分:創業,是一件可以『容易』做得到的『難事』。
中高齡工作者在職場上所面臨的障礙,主要有四個層面:(1)老年歧視、(2)失業及心理壓力、〈3)工作的誘因、〈4)適應變革的能力。而當他們無法突破以上這些障礙的時候,大多數人曾經想過「創業」這件事。絕大多數的人選擇自行獨資創業,極少數的人選擇了合夥創業,但是無論採取的是哪一種創業的模式,最後能稱之為成功的機率幾乎極微。我們來談談,為何那麼『容易』決定的創業竟然以「難事」收場?
 

主談者:陳承廷 先生
5070企管顧問公司資深顧問、文化大學教育推廣講師(講授小型連鎖加盟經營管理)。曾任歇腳亭連鎖加盟總部總經理、中華職棒總經理及統一企業經理。
 

中高齡工作者在職場上面臨到的障礙,主要有以下四個層面:
(1)年齡歧視。
(2)失業及心理壓力:高齡=失業=無社會認同;失業產生極大的情緒壓力。
(3)工作的誘因。
(4)適應變革的能力:缺乏冒險精神、未將「腦袋」升級。


因此,許多中高齡者會想選擇自行創業。然而,中高齡談創業,陳承廷先生首先指出,創業是一件可以「容易」做到的「難事」。


陳承廷先生表示,成功創業的條件,須盤點四個面向:
(1)專業:包括核心專長與輔助專長。最好依據自己的專業領域去創業,做自己懂的東西。
(2)人脈:包括創業夥伴、潛在客戶、策略夥伴等。有了活絡豐沛的人際網絡,不但能避免孤軍奮戰的窘境,還能確保源源不斷的業務機會。
(3)資金:創業需要一筆創業金,對於一開始收入不固定的創業族,最好另外預備一筆週轉金以備不時之需。
(4)性格:想要成功創業,自律與自發精神絕對不可或缺。


已經50歲以上了,還適合創業嗎?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房貸、養老……等等的限制愈多,投身創業的機會成本就相對的愈來愈高,容許失敗的空間也就相對地愈來愈少。陳承廷先生認為,中高齡創業最現實的問題就是萬一失敗了怎麼辦?創業失敗是金錢與心理的雙重打擊,不僅投入的錢沒了,很有可能會帶來負債。因此,中高齡者在創業前應該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並且仔細思考萬一失敗的對策。


對於中高齡創業,陳承廷先生提出以下三個觀點:
(1)設立創業認證制度:政府應設計一套認證制度,讓想要創業的人都必須通過認證,以確保這些人有創業的基本能力,避免浪費社會成本。
(2)成立創業保險制度:中高齡創業的風險相對較大,政府應建立一套保險制度,將創業失敗的風險與衝擊降到最低。
(3)設立創業輔導師認證制度:創業並非想像中簡單,其中包含複雜的經營管理模式、財務規劃與成本計算,並不是所有想創業的人都有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人輔導協助。
 

退休是一項職涯的重大轉變,總結此次論壇中的討論,不論是選擇再就業或再創業,中高齡者對於退休多半缺乏準備。歸納兩位講者的建議,要做到成功的退休與職涯轉換須由以下四點來建構:
(1)抱持健康的心態,做好退休與職涯轉換的心理建設與調適。
(2)找出最專長的項目,懂得包裝個人優勢。
(3)職涯發展與生涯規劃,提早為退休做好準備。
(4)支持、輔導與保險等社會機制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