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華貨幣區 規避美債危機威脅

發表人:維清 文章觀看數:2489 發表時間:2013/10/23 文章分類:創作
建中華貨幣區 規避美債危機威脅
作者:  維清
As per William Liu request, I posted this article for all members’ perusal.

美債危機,兩岸更應攜手應對 
  2011年8月初的美債危機引發全球股災,其實質是美國財政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複合型危機重挫人們對世界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美債危機雖然使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盪,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但也再次表明世界經濟重心正在東移,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新興市場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這為中國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加快形成世界市場、提升國際經濟金融地位提供了良好契機。兩岸應加快推動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防範風險,加強溝通,推動實現兩岸經濟強勁、穩定和可持續增長。 
   
  美債危機暴露出的問題 
  8月2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2011年預算控制法案》,計畫分三步提高債務上限2.1至2.4萬億美元,在未來10年分兩階段共減少赤字2.5萬億。美國雖然通過提高債務上限和制定長期減赤計畫而暫時度過了美債違約危機,但美聯儲次日發佈將把超低利率政策維持到2013年的聲明,卻向世人發出了經濟前景悲觀的信號。接著信評機構標準普爾5日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從AAA降為AA+,成為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史上首度遭到降級,舉世震驚。美國主權債務問題暴露出財政危機、金融危機和經濟結構危機的深層次問題。 
  1.財政舉債失調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尚未平息,美債危機又起,令主權債務問題再度受到高度關注。美國自1917年設定國債限額以來,至今已提高了94次,目前美國的債務規模(14.58萬億美元)已經超過其GDP(2010年為14.53萬億美元)。高負債比例加上美國對擺脫經濟低迷狀態束手無策,使人們對其償債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動搖了人們對美國國家主權信用的信心,也為以信用為核心的、占全球流通貨幣量超過60%的美元體制敲響了警鐘。 
  2.貨幣政策失效 
  為儘快擺脫2008年金融危機衝擊而採取的財政擴張政策也是引發美債危機的原因之一。當時美國為應對國內次貸危機的衝擊,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擴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先後推出1.7萬億美元和6,000億美元的第一輪和第二輪量化寬鬆(QE1&QE2)政策。但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未能拉抬經濟、降低失業,反而對全球輸出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擴張的財政政策則因低水準就業引起的稅收減少而收不抵支,赤字不斷增加最終引爆了債務危機。 
  3.經濟結構失衡 
  無論是財政危機還是金融危機,其根源都是實體經濟的結構性危機。近30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資訊技術的發展,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眾多新興市場加入國際分工體系,生產能力大大增強,美國企業為增強產品競爭力而紛紛選擇外包,生產外移加之本國新興產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不足,導致美國結構性失業增加,貿易逆差不斷上升,於是美國大量發行國債,使大量金融資本重新流回美國。可這種「中國搞製造,美國搞金融」的國際經濟回圈是建立在美元信用基礎上的,一旦因經濟結構失衡過大造成美國債臺高築而動搖美元信用,金融危機和財政危機都會接踵而至。這種經濟結構失衡引致的經濟低迷不同於經濟週期中的蕭條階段,是難以靠貨幣和財政政策工具解決問題的。然而美國似乎並未深刻認識到財政過度透支對信用體系的危害,迄今仍未放棄舉債刺激經濟的老路子。 
   
  美債危機對兩岸經濟的影響 
  美債危機前後,全球股市普遍暴跌,反映出美國債務風險和信用評級惡化嚴重挫傷全球經濟復蘇的信心,加上西方發達國家財政、貨幣等刺激經濟的政策工具已基本用盡卻不能解決經濟結構失衡和經濟復蘇問題,為兩岸經濟發展前景也蒙上陰影。 
  1.兩岸經濟增長前景不確定性增加 
  2008年中美兩國雖然建立了推動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共識,但美國顯然認為救經濟優先於調結構,也因此美聯儲這一次宣佈2013年年中以前資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0至0.25%,相當於「沒有QE3的QE3」。受短期內國際經濟結構失衡難以扭轉的影響,中國大陸的主要出口對象仍為美國,2010年中國大陸對外貿易順差1831億美元,其中對美順差1813億美元,約占總順差的99%,美國經濟疲弱對大陸經濟增長必然帶來負面影響,而產品最終市場仍在美國的大量台資企業,尤其是資訊通訊產業也面臨衝擊。 
  2.兩岸金融市場面臨更大波動 
  美債危機造成包括兩岸股市在內的全球股市動盪,滬深股市由於此前已有較大跌幅,此次跌幅相對較小,台股則一度遭受重創,跌幅全球之冠。7月底至8月8日,台股跌12.63%,高於香港的8.69%、新加坡的9.57%和韓國的12.36%。以致臺灣當局開始動用「政府基金」進場護盤,才得以穩住形勢,但年底前的「萬點行情」已經基本無望。除直接金融市場外,間接金融市場的風險也引起高度關注。臺灣產品結構高度集中於高科技產業,銀行信貸也高度集中在這些產業和企業,公股銀行尤其如此,致使臺灣銀行業信貸集中度在亞洲數一數二。以面板業和資訊電子業的龍頭企業奇美電子和鴻海為例,其銀行貸款今年8月初分別為3,091億元和3,070億元新臺幣,均逼近銀行對單一客戶信貸占淨值的15%的上限。如因產業不景氣導致企業還貸能力下降,可能會對銀行產生較大衝擊。 
  3.兩岸金融資產面臨更大風險 
  2011年6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餘額已達3.2萬億美元,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1.9萬億美元又增長了70%。其中持有美國國債1.16萬億美元,占中國大陸外匯儲備的1/3,占美國總債務的8%,若再加上長期以來持有的房利美、房地美等企業債和有價證券,大陸外匯儲備高達70%是美元資產。因此美國債信被降低評等或者美元急速貶值,都會對大陸的金融資產造成損失。臺灣7月外匯儲備中美債占38%,約1,534億美元,為美國境外第6大持有者,占美國總債務的1%。臺灣外匯儲備配置中以前只買AAA級債券,這次美債評等降級,使其外儲中首度出現「非3A」級債券。 
  4.兩岸控制物價形勢更加嚴峻 
  美債危機後大量西方市場資金湧入包括兩岸在內的亞洲新興市場,會增加兩岸控制物價上漲的難度。管理通脹預期是大陸當前的主要經濟目標。今年以來大陸物價水準持續高位運行,7月CPI同比上升6.5%,歷史上看屬於較高增幅。1978-2010年,大陸CPI年均上升5.56%,今年上半年CPI上升5.4%。其原因,除貨幣流動性充裕、前期自然災害、資源性產品以及生產要素價格上漲等因素外,一個重要特點是國際輸入性較強。美債危機前後,由於不看好美歐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大量資金從市場中撤出,並由發達國家湧入新興市場,加劇通脹預期。俄羅斯、印度、巴西的消費價格指數6月份也分別上漲9.4%、8.7%和6.7%。雖然普遍認為大陸物價快速上漲已經接近尾聲,但美債危機無疑又加大了控制通脹預期的難度。臺灣近年來物價平均漲幅不大,今年上半年CPI上漲1.45%,全年預估1.89%,但在美債危機後,達到2%以下的物價上漲率目標難度也增大。 
   
  兩岸應堅定不移地深化經濟合作 
  危機面前應設法捕捉機遇,化險為夷。美債危機雖然使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盪,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但也為中國提供了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加快形成世界市場、提升國際經濟金融地位的良好契機。兩岸應加快推動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防範風險,加強溝通,推動實現兩岸經濟強勁、穩定和可持續增長。 
  1.共同擴大內需市場 
  二戰以來,世界經濟中出現過日本奇跡、西德奇跡、亞洲四小龍奇跡,但最大的經濟奇跡應該是連續30多年保持年均10%高增長的中國經濟奇跡。中國奇跡正在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美債危機的出現,再次表明世界經濟重心正在東移。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新興市場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加快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的轉變是大陸當前的經濟主題。形成世界市場需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陸經濟增長需要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加強擴大內需,尤其是民間消費,改變近年來民間消費占GDP比重不升反降的不利局面。今年是中國大陸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無論美債危機發生與否,繼續擴大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都是當前的主要目標。工作重點是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係,努力把物價漲幅降下來,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由於美債危機造成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及出口波動性增大,內需市場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但在刺激內需的同時,應以美歐前車之鑒,審慎運用貨幣及財政擴張政策,力求避免不良後果。 
  臺灣也需要進一步擴大內需。臺灣「經建會」將2011年定位成「消費年」,力爭由以前的「出口單引擎」變為「出口內需雙引擎」,實現臺灣當局設定的「54321」經濟目標,即: 
  1.5%經濟增長、 
  2.4%失業率、 
  3.3%薪資成長、 
  4.2%物價漲幅、 
  5.重大投資超過1萬億元新臺幣。 
  除加強公共建設和重大投資外,提高大陸遊客赴台限額、放寬大陸企業赴台投資領域等兩岸經濟交流政策也將有助臺灣內需的擴大。 
  2.加強兩岸產業合作 
  一是加強兩岸製造業合作。充分利用大陸的市場和人才以及臺灣方面的管理經驗是打造世界一流企業、落實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據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統計,截至2011年6月經批准赴大陸投資額累計超過1,051億美元,件數約3.8萬件;另據島內非正式估計,大陸台商累計投資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總數逾10萬家,在當地雇用人數達1,400萬人,遠超過臺灣的就業人口。但數量龐大的台商大陸投資仍以製造業為主,大部分是加工出口產業,在產品價值鏈生產的「微笑曲線」中,台資企業仍多集中在利潤較低的加工製造環節,即使在近年來臺灣企業在研發部分有較大提升的形勢下,台資製造業缺乏自有品牌、核心技術與銷售管道的代工生產模式弊端仍暴露無遺。利用ECFA的契機,通過兩岸產業合作加強研發設計、自有品牌與行銷通路的發展,改變出口產品結構過於集中、產品附加價值過低的不利局面,將產品的最終市場指向大陸。 
  3.加強兩岸服務業合作 
  服務業是內需型產業,臺灣服務業受島內市場規模限制發展空間狹窄。ECFA後大陸加快了對臺灣服務業的市場開放,解決了其市場規模不足的問題,規模經濟所帶來的利潤將提升臺灣服務業的研發投入,增強兩岸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4.加強兩岸新興產業合作 
  兩岸新興產業的發展必須找出彼此核心競爭優勢,結合互補,形成深度接軌的兩岸產業合作模式,才能佔領先機。「十二五規劃」要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GDP比重由目前的2%提升到2015年的8%和2020年的15%,這為兩岸新興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崛起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5.加強兩岸金融合作 
  一是加強貨幣合作。現階段已實現在台人民幣現鈔買賣業務,自2008年6月30日開放至2011年8月11日止,臺灣當局共批准223家金融機構所屬3563家分支單位及194家外幣收兌處辦理人民幣兌換業務,累積共賣出175億元人民幣、買入142億元人民幣。人民幣現鈔的拋補,已由原先的滙豐銀行及美國銀行兩家外商銀行辦理,改由臺灣銀行與兆豐銀行的香港分行與中國銀行(香港)簽署協議,並自2010年10月26日直接向臺灣的金融機構提供全新且價格較優惠的人民幣現鈔。此外,臺灣當局2011年7月21日發佈「臺灣地區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規定」,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可辦理人民幣業務;有關開放DBU辦理人民幣業務,事涉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兩岸將進一步協商。未來兩岸可在貨幣清算方面取得突破,簽署貨幣互換協議,設計安全合理的計算方式,繞開美元,直接進行本幣計算,降低兩岸匯兌成本。 
  6.是加強機構合作 
  兩岸銀行、保險及證券等金融機構都有合作。截至8月12日止,17家台資銀行香港分行均與中國銀行(香港)簽署協議,並已全數開辦人民幣業務。在內地,大陸共受理13家臺灣地區銀行在大陸設分行(6家)或辦事處,臺灣金融監管部門也批准4家大陸銀行到臺灣設立辦事處。臺灣第一銀行與大陸招商銀行、臺灣玉山銀行與大陸中國銀行、臺灣華南銀行與大陸交通銀行7月分別簽署業務合作協定,將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兩岸合資組建基金公司方面也有新進展,臺灣富邦集團與大陸方正集團合作7月成立方正富邦基金管理公司,臺灣統一證券與大陸興業信託、臺灣國泰投信與大陸國開證券合作成立基金公司也在籌備中。但總的來說深度、廣度遠遠不夠,面對新的世界情勢,兩岸機構應要有更密切合作。 
  7.加強市場合作 
  例如兩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可以交叉掛牌,現在已有TDR形式,未來可以加快步伐。 
  8.加強監管合作 
  繼今年4月兩岸成立金融監管平臺之後,應通過設立常態性視窗和金融監管相關人員互訪,不斷強化兩岸金融管理的制度化。 
  9.加快人民幣國際化 
  美元貶值和美債波動令兩岸金融資產飽受縮水之苦,長期而言,還需通過人民幣國際化擺脫這種被動局面。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1.短期內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加快人民幣的升值速度。 
  2.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海外債券,提高國際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願,加速人民幣交易或持有的便捷化。 
  3.設法讓人民幣成為周邊的主流貨幣,推動有關東盟地區貨幣合作框架的建立。 
  4.逐步實現人民幣自由化,人民幣在境內、境外都可自由兌換外幣,民眾可自由、無限制地買賣人民幣,通過大陸民眾大量持有外幣或國外資產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 
  5.有效地控制物價水準,維持長期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水準,長期匯率水準最終由大陸經濟發展狀況決定。 
  6.建立以人民幣為主體的「中華貨幣區」,充分發揮香港和臺灣的金融中心作用。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臺灣可利用兩岸貿易、投資額龐大的優勢爭取人民幣的結算業務,成為香港以外的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也有助建成臺灣提出的「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