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文學歷史之旅

發表人:Dean Shueh 文章觀看數:2234 發表時間:2014/06/01 文章分類:創作
 

我在中國大陸旅遊,很在意旅程中對於文學與歷史知識的汲取。我之前一直沒有機會到甘肅遊覽。本月(2014年5月)中旬,在故宮學專家,老友李在中兄的安排之下,我們走了一趟河西走廊。我對甘肅的地貌風情,及其相關的文學歷史,因而有機會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審視與梳理。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百里路」。在書中所讀到的東西,到實地去好好體會,感受會格外的深刻。這次的河西走廊之旅,對我來說,是一趟文學與歷史之旅,充滿了思古的幽情。

河西走廊又稱甘肅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面有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北面有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這一道狹長平地形如走廊,長約900公里,因為是位於黃河以西,故稱河西走廊。

烏鞘嶺位於蘭州西北一百多公里,玉門關在敦煌以西約75公里。所以約略來說,所謂的河西走廊,可以看成是從蘭州到敦煌的這一段路程。

甘肅古稱「涼州」,也稱做西涼。稱做西涼的原因,是地處中原之西陲,氣候涼爽。我們到了武威,已經五月下旬了,晚上還要蓋被子。這片大地,稱做「涼州」,果然是其來有自。至於為什麼會比較涼爽,據說是受到祁連山脈與高原地勢的影響。

1.涼州詞與塞下曲
涼州這個名稱,讓我直接想到的,就是唐朝詩人王翰的「涼州詞」。涼州詞指的是一個曲調名。只要詩人寫上了詞,就可以依照這個曲調引吭高歌。我可以想像,在大唐盛世的人煙聚集之處,歌臺舞榭,杯榥交錯之間,在當時女權高張的社會情況之下,男男女女反復高唱王翰涼州詞的盛景。王翰的「涼州詞」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另外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涼州詞,是詩人王之渙的作品。這首涼州詞,與玉門關有關,等我談到玉門關的時候,再做介紹。

蘭州離西安約 680公里。在蘭州與西安的中點位置,是甘肅的第二大城市天水。在天水的北面有個秦安縣,古稱隴西成紀。隴西成紀有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大漢飛將軍李廣,大唐開國皇帝李淵,都是隴西成紀人。中國最傑出的浪漫派詩人李白,也自稱他的祖籍是隴西成紀。

想到了天水,會想到隴西成紀;想到了隴西成紀,會想到飛將軍李廣;想到了李廣,就會想到唐朝大曆才子盧綸歌誦李廣的詩「塞下曲」。「塞下曲」與「涼州詞」一樣,都是有曲調,可以直接引歌高唱的。盧綸的詩如下;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詩的內容是形容李廣的神勇。有次李廣夜間出巡,看到樹林中風吹草動,隱約之間,似乎有猛虎作勢欲撲。李廣奮力射出一箭,早上再去查看,原來隱在林間的不是猛虎,而是一個岩石。李廣的箭竟已沒入石棱之中,飛將軍確實是神力驚人。

李廣是中國著名的悲劇英雄。我曾在《好讀》專欄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悲劇英雄寫悲劇英雄》。此文對於李廣故事,多有著墨。

河西走廊是漢唐的邊塞屯兵重區,征戰經年。中國的大唐王朝,,以詩賦取士,知識分子都喜愛寫詩,為河西走廊留下了很多瑰麗浪漫的詩篇。盧綸就是著名邊塞詩人。盧綸還有一首「塞下曲」,描寫在河西走廊雪夜征戰的情景,也經常為人所傳誦。詩如下: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在盧綸的作品中,我最偏愛的,卻是另一首「塞下曲」。其詩如下: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這首塞下曲,描繪軍士們得勝歸來,在荒野大地擺下了慶功宴。鄰近的少數民族羌戎朋友們,也一起來參與了盛會。軍士們喝醉了,就穿載著金甲歌舞,而鼓聲如雷,山川也為之震動。

這首塞下曲十分浪漫,整個氛圍是天人合一,渾然忘我。我在河西走廊的黃沙大地中行進,偶見綠洲,想像到詩中的《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不覺為之悠然神往,彷彿是身入其境。


2.天水街亭
在天水秦安縣,也就是隴西成紀,有個小地方,叫做街亭。街亭,很令人發思古之幽情。那一年,諸葛亮決定北伐,寫下了著名的《出師表》給後主劉禪。《出師表》這篇文章,文情並茂,是我們讀中學時,必讀的文章。在《出師表》中,有這樣的句子: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諸葛亮的行軍路線,是所謂的六出祁山。大約是從漢中往西北走,穿越位於甘肅南部的隴南祁山,軍出禮縣,再北行約一百公里就到達天水。佔領天水之後,東行300公里就攻抵長安城下。

這一次諸葛亮的北伐,進展極為順利。諸葛亮北伐的聲勢十分浩大,曹魏的天水郡、南安郡、與安定郡都望風歸降,整個關中為之震動。不幸就在街亭,諸葛亮的前鋒愛將馬謖犯了重大錯誤,靠山紮營,遠離水源,終至於被曹魏的名將張郃徹底擊潰。

這是最有機會成功的一次北伐。街亭之戰之後,諸葛亮的北伐,基本上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京劇有齣很受歡迎的戲目,叫做「失空斬」,就是在講街亭之戰故事。「失空斬」分三個段落,一是失街亭、二是空城計、三是斬馬謖。故事以失街亭開始,以斬馬謖告終。

京劇故事中,所描述的情節是「孔明揮淚斬馬謖」。劇中說,諸葛亮揮淚的原因,是因為劉備臨終前曾告誡諸葛亮,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重用」。也就是說,劉備認為馬謖善於夸夸空談,不切實際。這種人是不可以重用的。

諸葛亮斬了馬謖,心中悽苦,淚如雨下。我想一是自傷自己缺乏知人之明;一是感歎「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心願,此生已是難以實現了吧。

《三國志》的作者西晉陳壽,對諸葛亮有這樣的評價: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五百多年之後,詩人杜甫流落成都,經常去諸葛亮的武侯祠堂漫步懷古。杜甫在武侯祠堂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詩《蜀相》,其詩如下: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不論是陳壽所謂的《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還是杜甫所謂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認為真正的關鍵戰役,就是在天水北郊的街亭之戰。我遊覽河西走廊,在蘭州住了二天,眺望天水街亭,遙想諸葛亮北伐兵敗故事,不覺心有戚戚之感。


3.不敢過臨洮  
蘭州以南約100公里處是臨洮。想到臨洮,我就會想到唐詩中的《哥舒歌》。其詩如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哥舒歌》是歌頌當時的名將哥舒翰。哥舒翰是西突厥族人,而臨洮是秦西部長城的起點。臨洮接近甘南的藏族自治州。《哥舒歌》中所謂的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指的應是防禦當時強大的吐蕃王國了。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

臨洮的《洮》的發音應該是《桃》。我之前一直把《洮》念做《兆》。這次在武威的文廟,經過美麗的導遊小姐的指正,我才學到正確的發音,也算是個小收穫了。

4.河西四郡
河西走廊是在漢武帝的時候,併入中國版圖。開疆闢土的主要名將是霍去病。霍去病是個軍事天才,他在19歲的時候,就被漢武帝封為驃騎將軍,發動了兩次對匈奴的河西戰役,大勝而回。大漢勢力因而進入河西走廊。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了四個郡,就是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個郡。

少年將軍霍去病的驍騎轉戰數千里,深入敵人根據地。他必須解決軍需的問題,必須維持超強的軍隊機動力與戰鬥力。霍去病克強敵於千里之外,想想真是不可思議。他在23歲就過世了,像是顆彗星,帶著耀眼的光輝,倏爾而過。但是,他對於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十分的巨大。

想到霍去病,我就會想到杜甫的詩《後出塞》。杜甫是這樣的歌讚少年將軍霍去病的: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驃姚。 ”


大漢風雲人物,俱往矣。不過,如果到陝西興平去參訪漢武帝的茂陵,可以看見在茂陵的大陵旁邊,還有幾個相對較小的陵。其中就有漢武帝的愛將衛青、霍去病、以及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一座大陵,附近圍繞著一些小陵。一代大漢英豪人物,俱葬於此,千秋萬載,供人憑弔。

至於河西四郡的名稱,各有各的含意。武威的意思是「耀武揚威」;張掖的意思是「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也就是張開國家的手臂,直通西域。

酒泉的名稱是來自於一個典故。漢武帝知道霍去病獲勝,極為高興,就賜酒給霍去病喝。霍去病很慷慨的把酒倒在當地的泉水裡,與軍士們分享。這個城市,之後就叫做酒泉。

敦煌的意思是「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河西走廊的終端城市,附近有玉門關與陽關,出關之後,就是茫茫西域了。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很多地名,在不同時代,經常會有所變動。簡單來說,蘭州也叫做金城,是「金湯城池」的意思;武威也叫做涼州。此外,張掖是甘州;酒泉是肅州;敦煌鄰近沙漠,是沙州。唐三藏取經途中,曾經路過敦煌。也許《西遊記》中的沙和尚沙悟淨,就是取材於敦煌沙洲吧。

大漢王朝取得了河西走廊的同時,匈奴人在悲歌。據記載,匈奴人的悲歌如下: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焉支山,又稱胭脂山、位於河西走廊山丹地區的南部。山丹是漢朝的大養馬場,當年在此養了十幾萬匹駿馬,用以備戰。古時的焉支山上,盛產紅蘭花,花的汁可以做胭脂,用來美容。所以焉支山,也叫做胭脂山。

匈奴人失去了祁連山與焉支山,嘆息悲歌。據說,有部分匈奴人,走向了歐洲大陸。今天的匈牙利,就有很多匈奴人的後裔。這個說法是真是假,就要由人類生物學者去做DNA鑑定了。

歷史的變遷,因為有了優美的文學作品,而變得格外的多情與浪漫,引人入勝了。 



2014/5/31《未完待續》
 




   「」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