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齡轉職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2239 發表時間:2011/06/13 文章分類:創作
許多人到了年老,竟然發現,用同樣的專長已無法謀生,驀然回首,才知道生活環境和生存條件已經改變。

過度的安定,讓自己沒學會新技能,或沒改善既有的技能,及時因應環境和條件的轉變,讓自己如鍋中的青蛙,未警覺水溫上升而跳逃,直到水開了被煮熟。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的生活跟著改善,但是也帶來謀生環境和條件的轉變,許多人因為跟不上這些變化而失業。

記得一九九○年之前,打字機是辦公室必備的工具,從事打字的秘書小姐,因為掌控文書機密,是主管身邊的紅人。時至今日,打字機被電腦取代,多數人自己操作電腦,秘書的地位風光不再,不懂得轉型改換工作,就看不到前程。

九○年代,許多製造業或加工業外移,讓藍領工作者失業。進入二十一世紀,許多工作轉為外包,或交由電腦或有關工具去做,又讓白領工作者失業。在工作消失或減少的壓力下,高齡者又因年齡的關係,被迫提早退休和失業。

時代改變,需求跟著改變,高齡者的工作機會更加有限,一旦離開工作崗位,想要藉既有的專長再找到工作,已然無望。高齡者想在高齡仍有工作機會,唯一的做法,就是讓自己及時「轉型」。

轉型最好及時因應,倘若遭遇瓶頸才想要轉型,所付出的代價將更高,耗費的時間將更長。

年齡所代表的是「閱歷、經驗、見識、應變和熟練」,隨著年齡提高,薪資也提高,工作的責任和價值也須提高。不能讓中年人來做青少年的工作,或讓高齡者來搶中年或壯年的工作,否則就糟蹋工作者的能力,也失去年資的意義。

所謂轉型,不是放棄既有一行,投入新的一行,或放棄既有專長,轉習新的專長。轉型是要讓自己的專長,能協助雇主「創造更高的盈利」,所注重的是「獲利的能力」和「獲利的領域」。

時代在變,競爭情勢在變,對工作者的需求也在變,但是企業「發展生意、創造利潤」的需求不變,雇主所關心的是「如何獲利、到哪裡賺錢」。年近高齡或身為高齡者,不能以找到工作為目標,要以協助獲利和分享利潤為目的,藉軟體也就是知識和智慧去賺取酬勞,不必強調能力或服務,要強調品質和價值。

高齡工作者除了「稱職」,還須要「超值」,除了達成任務,還須要為工作創造附加價值,才不會因年齡而遭受裁員或遣退。筆者年屆五十時,受聘為外商公司的業務經理,負責產品的推廣和銷售,僥倖地因及時轉型,免於在高齡失業。

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筆者受聘後就重做定位,把工作從「推銷產品」轉為「推銷知識」,又從「業務工作者」轉型為「知識工作者」,以及從「執行者」轉型為「領導者」。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該扮演「奉命行事」的執行者,做推銷員或辦事員,去與單一客戶攀交情、拉關係,為產品爭取小額訂單。自己該扮演知識工作者和領導者,了解產品的性質和特色,推廣產品的應用,藉行銷知識為公司佈署市場和通路,並藉管理知識掌握經銷商和制定行銷策略。

我又讓自己站在總經理甚至亞太總裁的地位,去思考營運和事業發展的問題,知道什麼是台灣的優勢和弱點,有何威脅和機會,要怎麼做生意才會成長。所以上級還沒提出要求之前,我已在部署作業,有不利於發展或偏差的指令,我也能及時建議修改,讓工作更為順暢。

有了這番努力,四年後,當公司重整、人員減半時,筆者不但未因高齡而遭受裁員,還擢昇為台灣分公司的總經理。

企業之所以要轉型,是因為用「既有的產品、既有的技術、既有的生產和經營模式」,無法在未來或新的環境,繼續經營獲利。同此,高齡轉型的目的,是跳脫不利生存的空間,藉「改善自我專長、活用累進知識」讓自己轉入一個新空間,重新獲得利益。

高齡轉型的首先任務,就是讓自己熟悉新科技,擁有操作電腦的能力,能夠用工具記錄自我的知識,表達自我的見識。

高齡轉型的根本要務,就在肯定自我的知識,從「職場工作者」轉型為「知識工作者」,從「提供能力和服務」轉型為「創新知識和價值」。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一味求職就業,只會讓自己成為雇主的附庸甚至是奴隸。年輕時需要吸收新知和需要磨練,求職謀缺是理所當然,到了熟齡或高齡,仍然在企求雇主的青睞或別人施捨工作,那只會顯示自己的無能和自我知識的不足。

「為高齡轉型」,不只是因為高齡而轉型,也因為需求的變化而轉型。要轉型為知識工作者,創造知識和價值,這需要設立「工廠」和「商店」,成立如同「Google」的事業,想到此,讀者或許已看到新世紀的大商機。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