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論壇的講師與題目

發表人:劉匡華 文章觀看數:1462 發表時間:2013/12/15 文章分類:其他
12/11的週三論壇上我們談到了明年的講師與題目。因為時間有限只點到了:1以能提供個人專精領域的知識和心得為第一優先。任何題目都可以。 2. 會友們覺得有興趣的題目也可主動建議讓大家一起來推薦講師。在邀請講師時也請大家務必先說明這是沒有任何講師費或交通費補助的。

週三論壇是一個平台,希望是5070會友大家的平台,每個人拿出自己可以提供的專長和時間共同打造一個有效增進彼此知識與心得進而碰撞智慧火花的地方。所以我們也需要很多的志工。維基百科是可以學習的標桿。

希望大家踴躍參與發表意見。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12 篇回應 觀看全部回覆內容
  • 劉匡華 於2014/03/19回應
    我們想找人講“APP" 市場或”網路行銷“方面的題目。五月有空檔。歡迎大家推薦講師。
  • 劉匡華 於2014/01/22回應
    希望有人能談服貿協定。
  • 劉匡華 於2014/01/20回應
    1/15的週三論壇對於題目與講師有以下的建議:
    
    創業、匯率、
       健康、理財、遊玩、服貿、溝通、退休生活的轉型、史地、人文、文創、法
       律、創業陪伴、科技、全腦學習、房地產未來、命理風水、易經、社會福利。
    
    講師有:薛中鼎的創業,陳正中的全腦學習,Vincent 羅的與青年的溝通,William Liu 的創業最需要的Mentor-陪伴模式,王連常福的匯率相關題目。王建煊因有一個聽眾也講的胸懷為倪美芳推薦。
    
  • 劉匡華 於2014/01/01回應
    Nick Jiang 感謝 薛中鼎 教授的厚愛,晚輩會努力不辱期望! 
    
    薛中鼎 關於創業議題,也可以採行幾人對談形式,所謂的 <老幹配新枝>,或是 113 咖啡店模式。總之一要言之有物;一要實際。
    
    William Liu   Dean對創業看了很多的資料還教過。不知是否有歸納出幾個主要創業成功的因素,我們來就這些因素比對5070有創業經驗的人現身說法?
    
    William Liu    Steve Jobs, Bill Gatz,Google, Yahoo 的創辦人都有很傑出的學歷。如果Bill Gatz 來經營Apple, Steve Jobs 來經營Microsoft可能都不會成功。我以前以為我們那個時代只要有大學畢業,投入的行業是成長的話,存活久了就最少能夠有個賺錢的小企業局面。現在看多了也不一定。創業與守成需要不一樣的能力。現在大企業知道這點就比較熱衷去買創業初步成功的小企業。年輕的創業家也以創業成功就是賣個好價錢給大公司。基本解決了創業與守成需要不同能力的問題。
    
    William Liu  所以要如何討論才能真正的碰撞出較大的火花也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Nick Jiang 回答上面的問題: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提昇「異質度」? 
    
    薛中鼎 歷史人物打天下逐鹿中原的經驗,與創業者實質是相類似的。都是在應對變局,打出一條路。也都要有好的領導統御與組織管理。所以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薛中鼎 我認為決定創業成敗,主要有三大因素;
    
    1. 外在環境因素;
    2. 自身因素
    - 個人條件
    - 決策品質
    - 執行良窳
    3. 天意 (運氣)
    
    
    Mayfun Ni 4. 各具專業的團隊
    5. 團結
    
    薛中鼎 我把<組織團隊>,<鼓舞士氣>,乃至於功能管理的 <產銷人發財>,都歸類於 <執行良窳> 的範疇中。這些都是屬於執行面的問題。
    Hal Hsu Dean對創業的見識更見高深。
    薛中鼎 謝謝。三國<赤壁之戰>就是一個最佳範例。從外在環境、個人條件、雙方決策、綿密執行,加上運氣,終於導致了影響歷史的戰爭結局。整個故事,確實十分精彩。是 <江山堪懷遠,天地獨賦詩> 之謂也。
    
    Hal Hsu 何妨在哪個禮拜三掀開討論?
    
    陶龍若 個人條件主要是那些,可否請薛教授解説?
    
    
    薛中鼎 主要是是否具備 entrepreneurship。在龍若兄所推薦的 <去問李光耀> 書中,李表述的看法是 entrepreneurship 在娘胎裡就已經被決定了。
    
    
    林興茂 此貼文已六天,建議另貼一文,專討論創業。
    
    William Liu   Dean 提到的創業成功要素很完整,如果要附合這麼多的條件會不會discourage想創業的人?我認識的一些小成功的創業家當初也沒想那麼多。我以為一般創業最難的是1.下決心去做。2.創業到有收入及打平的階段。3.一旦站穩腳步後的發展階段。能不能討論出簡單的創業重點,讓大家容易跳下來創業?
    
  • 劉匡華 於2013/12/31回應
    大多傑出的創業家都出有專書,譬如 Sam Walton 的 “Made in America – My Story”, Bill Gates 的 “The Road Ahead’, Steve Jobs 的傳記 “Steve Jobs” 等。大陸海爾的張瑞敏、聯想的柳傳志、華為的任正非等,也都有豐富的傳記資料。
    
    此外,還有Interview 的影片、紀錄片等。中華電訊MOD中,就有不少與創業相關的紀錄片,包含了 Nike, Ikea,,Virgin,FB 等著名企業的創業過程的介紹與分析。
    
    大陸的央視,拍了些影集,譬如《華爾街》,介紹美國《華爾街》資本市場的運作概念,以及創業家與發明家 (譬如愛迪生) 如何與資本市場互動,造就一些新生明星企業,拍得極好。
    
    我在大學任教,對於以上資料,多有引用。
    
    學海浩瀚,可供參考的資料很多。至於如何應用,又是一番學問,值得探討。
    December 29 at 12:24pm • Like • 5
    
    Hal Hsu 知識貴在能融會貫通而成智慧,見識出自於親身所見與體會,創業需要勇氣與毅力,但創業成功,除了機運,更在見識與智慧。
     
    William Liu 我們是不是先從經典創業家的讀書心得開始。最好能選兩個人的傳記開始,每本傳記有兩個人報告其成功的原因好作比較。再作集體討論。Dean 可以推薦兩本,再另找兩個人各讀一本。來作報告和討論?
     
    薛中鼎 Sam Walton 的 。 這個影集很有 <國際觀>,完整介紹華爾街資本市場與創業家的關連。其目的一是鼓舞大陸創業家走向國際,在國際市場上市;一是期許中國要發展出自己的<華爾街>。
     
    薛中鼎 看大陸拍的 <華爾街>,可以感受到國家的朝氣與自我期許。台灣近來各縣市忙著從<黃小鴨>的授權模糊地帶 A 錢,而很多台灣人的 <自我感覺> 又偏偏是好的不得了,二者之間,一在上升,一在沉淪,十分明顯。
     
    Hal Hsu 台灣許多人急功近利,大陸人也是一樣,但仍有人看得遠想得深,才有薛兄所言的影集。
    Mayfun Ni 希望以後我在緬甸時,仍能學習到各位討論的智慧結晶 ! 祝福 !
     
    Stella Hu 除了探討創業成功案例建議也可邀請目前創業失敗,遇到瓶頸的創業青年來演講看看 5070多位成功創業者 能否給予協助, 也可把這些"問題"+"Solutions" PO 在5070網頁.
     
    薛中鼎 這是很實際的建議。談太多理論,若無法與實際結合,是個十分無聊的狀態。
     
    Mayfun Ni 我可以分享創業會摔到兩腳朝天的經驗,幸運的我卻還是有貴人相助!
     
    Stella Hu 如果William 的5070 和 Pat 的青銀共創能併出火花.......一定很美.
     
    薛中鼎 我也有失敗的經驗,自己檢討,學校教育的偏差,造成我很多觀念的不正確,是重要原因。很多學校裡所教的,基本上都是錯誤的。
     
    Mayfun Ni 我是考上了聯考又讀對了學校--成功大學 ! 不是教育偏差,是我自己學習不夠多
     
    Stella Hu 書上都是成功範例, 但每個成功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 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Stella Hu Mayfun: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不是嗎
    
     
    Mayfun Ni 摔得好痛...也是好段時間才站起來^^
     
    薛中鼎 趙國的名將趙奢有個喜歡《紙上談兵》的兒子趙括。趙王很看重趙括,覺得他談戰爭,談的頭頭是道。但是趙奢認為趙括為將必敗,因為「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也就是說,把打仗想的太簡單的人,為將則必敗。
    
    結果趙王執意以趙括為將,被秦將白起大敗於長平,損失兵力四十萬,趙國從此喪失國防力量。
    
    這就是成語《紙上談兵》的由來。大多數台灣的企管教授,都是趙括。
    
    Hsiao Diane 批判的文字最好客觀一點,不要一面倒,否則不久此地不是一言堂,就是另一個戰場。
    Stella Hu :))
    
    Hal Hsu 紙上談兵也有他的智慧,只是經驗不足見識不深,才犯了錯誤,交流可以補見識的不足,只要誠心接納。
     
    Stella Hu 快樂的談,歡喜的受與授....
     
    薛中鼎 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我的論點,是依據我數十年的商場、學校、與讀書累積而成。沒有針對性,也沒有任何挑釁含意。我完全沒有興趣成為一言堂,也沒有興趣進入戰爭狀態。如果意見不同,我也無所謂,各言其志,各得其所,一切隨性隨緣。
    
    Mayfun Ni 交流貴在不藏私 ! 都過了5~60了,沒什麼好爭辯的,各有各的經歷,各有各的際遇...
     
    Hal Hsu 交流也切忌以批判他人或一味反駁為要。
     
    薛中鼎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沒什麼聽不下去的。
     
    Hal Hsu 有六十了嗎?
     
    Mayfun Ni 過了很久了...不過人生七十才開始,所以還沒有開始吶 ! 有大把空間時間可學習 ^___^
     
    薛中鼎 Stella 的意見 <如果William 的5070 和 Pat 的青銀共創能併出火花.......一定很美> . 我非常認同。
     
    William Liu 如果朋友間只有客客氣氣生怕得罪了對方,這樣的友誼不會深交,彼此的獲益也有限。就事論事。有情緒時避免發言。才是有智慧的老人。
     
    William Liu 青銀共創後面有個時代基金會,多年來聚集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年輕人,能夠一起作些事最好。我們的優勢是聚集了一批老人家,最近也覺悟了要和年輕人在一起才會了解未來的世界可能是什麼樣的。也比較能為我們的未來作些事。
     
    Stella Hu 很可愛的"一批老人家"
     
    陶龍若 《匯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目。它不但對這題目有興趣的人重要,對這題目沒興趣的人,它也一樣重要。
     
    薛中鼎 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經營自己的志趣,樂在其中,何必曰老?
    
    5070也許可以與 Nick Jiang 所代表的年輕一代相互配合,找出交集 (譬如創業議題的探討),做一些事,才更富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