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涯規劃定位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802 發表時間:2009/09/01 文章分類:工作創業
正當人們為美國明星Michael Jackson的去逝(2009.6.25)感到傷感的同時,創立超過一個世紀的Kodak軟片關閉了美國工廠(2009.6.23),也宣告了一個產業的消逝。與此同時,台灣一年發行二十餘本雜誌,出版一千多種書的【商周集團】總裁何飛鵬,對他領導的「紙媒體事業」,也發出「只剩五年壽命」的警訊,宣告另一個產業即將遭受汰換的危機意識。

生涯規劃無用?
人生在世,想要活得有聲有色,就得創造足以供養自己和家人的收入,而要創造收入,就得掌握自我的行動做好生涯規劃,投入一個行業去求職或創業,更寄望這個行業能蓬勃發展,產生足夠的利潤以供養投入的群眾。然而,由前述狀況看來,生涯或事業總有一定時限,似乎難做有效規劃。

過去的十多年間,我們看到照相館、唱片業、打字機、隨身聽等等行業或商品衰退不見,又見賴以維生創造收入的職場,經歷金融風暴,使得許多企業虧損、裁員甚或倒閉,許多人失業或找不到工作,讓人不禁質疑,生涯規劃究有何用?

二○○○年初,筆者著作出版的第三本書【為你的生涯規劃定位】中,曾經提出個人對生涯規劃的一些見識,也蒙某些大學或研究生選作參考讀物,但是直至今日,仍然見到許多人徬徨於生涯不知所從。特別是攀上職涯高峰,卻遭遇到物換星移,所在的行業移轉或衰退,所長的技能無從發揮,讓人失去容身之處。

我們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但是多少人知道配合新的時代該做何調整或轉變?倘若如前所見,賴以維生的行業無以為繼,自己雖擁有高學位或取得高職位,又如何以延續生涯,再度在職場發光發熱?

不要墨守成規
人的成功有所謂運氣。許多人安安穩穩地進入一個行業,跟著成長隨著晉升,到了六十歲退休,還能夠享受豐厚的退休金,總以為正確的人生就是如此,也使得許多人以這樣的模式,守住一個行業一項工作去規劃生涯。

但是更有許多人在抱怨,自己的學經歷豐富卻一事無成,雖也做生涯規劃,卻找不到機會以發揮所長,致使薪水偏低,始終在做他人的下屬或奴隸,生涯規劃在此,頓然失去方向。

其實成功者雖有所謂運氣,更須具備「選對行業或工作,跟對老闆或主管,看清目標和走對方向,以及能分辨利害從而趨吉避凶」的必然條件和智慧。

傳統的生涯規劃是「以供給為導向」,強調自我的專長與學位,注重「求職與就業」,祈求「謀得工作、獲得高薪」,因此抱著「去上班打工」的心態在「為老闆工作」。有些人更會不問自我能力與興趣而遷就行業,只圖獲得收入,不問事業前景和工作意義,把取悅上司當作責任,準時上下班當作義務,遂讓自我的生涯失去了目標和價值。

肇因誤導方向
創辦營利事業之目的,是要創造利潤,才會投入資金雇用眾多的員工,非營利事業則在提供服務,才能夠獲得資金雇用人力。工作者正確的責任,就在產出利潤或服務,彼此的義務,是在竭心盡智,為組織創造最佳的利潤或服務。許多企業或機構未能正確地鎖定目的,因而強調權位變得官僚,致使事業衰敗員工失業。

檢討傳統的生涯規劃,它讓人「選定權位、設定目標和制定期限」,朝認定的目標和地位在預定的時間向前邁進。這種以「名、利、權」為導向的做法本來沒什麼不對,但是時代在變、環境在變,設定的目標、行業和地位也隨著轉變,即使達到目的、跟上目標(譬如成為軟片製造專家),也都變得沒有意義。

進入以知識為利器做競爭的時代,工作者正確的做法,要更接近市場或利益的來源,「以需求為導向」,從「為老闆工作」轉而「為事業工作」,從「去上班打工」轉而為「去創造利潤或提供服務」。必須針對所選擇的事業去奉獻心智與能力,共同創造成果,才能夠分享事業的成果。

工作的需求,在能發揮工作者的能力,為公司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和利潤。工作者必須以工作的成果或未來的成就,去證明自我的能力和價值,不能以學歷或證照來顯示自我的能力,學歷或證照只能夠證明自己曾受過某項訓練,不能夠證明自己擁有這項能力(譬如取得駕照未必能暢行於道路)。

調整目標重規劃
經人調查,台灣企業的老闆,有多數認為「台灣欠缺人才或人才不足」,我個人認為其實人才到處都有,欠缺的是「有效的領導」和「正確的遊戲規則」。許多老闆用人缺少明確的需求和規劃,員工上班工作,沒有明白的目標和方向,工作也沒有內涵和要求,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雖知道創造利潤是企業的責任,只把它交給少數幾個人去承擔,未能有效地把責任分配給工作大眾。

在知識經濟時代,想要選對行業和走對方向,必須具備視野、眼光和智慧,也就是具備「了解趨勢、辨識機會」的能力。想要具備這樣的能力,就須有足夠的知識與見識,以及適當的歷練,也要有實踐和履行工作所需的能力,因此,新時代的生涯規劃要以「智、能、勢」取代傳統的「名、利、權」。

所謂「智、能、勢」,其中之「勢」,強調「大勢之所趨、機會之所在以及利益之所歸」。我們都知道「時勢造英雄」,試觀十多年來台灣創造的數以萬計電子新貴,豈非時勢所造的英雄,若非身處該行業,又有幾人能達此境界?

「知勢、循勢、藉勢」,掌握趨勢中的機會與利益,這所依靠的是智慧。能夠順應時勢,見風轉舵,掌握需求,鎖定目標,調整自我的步伐與能力,這是個人的智慧,而能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務,去創造交易獲得利益則是群體的能力。

智慧「由知而識」、「由識而悟」、「由悟而能」、「由能而行」,引導自我做正確的行動,因此必須隨時吸收新知充實見識,讓知識跟上時勢的變動。重點是:「不要盲目地追求『名、利、權』,而要掌握『智、能、勢』」。有效的生涯規劃,在能掌握生涯中動態的變勢,了解需求的變化,吸收必要的知識與智慧,發展自我的能力,循勢與藉勢去創造自我的生涯。

值此資金氾濫投資無門的時代,企業或資本主,絕對重視能夠發掘機會、協助企業成長、創造利潤、創新產品、改進技術、解決問題和增進效率的各種人才,能夠依此重新制定遊戲規則,協力創造利潤或創新服務的價值,必能見到投資蓬勃發展,人才陸續就位,以及工作機會不斷,則何愁失業?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2 篇回應
  • William Liu 於2009/09/13回應
    沒有工作的和提前被迫退休的人越來越多,有工作的人卻又越來越累。造成很多高度壓力帶來的疾病。 科技越發達,人類越不快樂。
    
    年輕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在職場上也是弱勢族群。如何結合有經驗與熱忱的5070同好來幫助有精力沒經驗的年輕人,是5070人生下半場最有意義的使命。這需要有創業精神與不斷嘗試的勇氣。
    
  • maggie 於2009/09/03回應
    人就像是海中的船隻,需要有一盞明燈引導方向,找到存活的價值,生命才會活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