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代價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1232 發表時間:2011/01/11 文章分類:工作創業
「你這麼努力,想要得到什麼?」提出問題者,可能是關懷,可能是疑問,也可能是嘲諷或嫉妒,但是針對這個問題,簡單的回答就是「想要成功」,然而如何成功或成功的定義是什麼,相信多數的人都感渺茫。

每個人都想成功,對成功的定義或見識卻各不相同,這是因為各人的經歷和學識不同,處於順境或得勢者與處於逆境或失意者對成功的詮釋會有不同,初入社會欠缺歷練的新鮮人以及受過創傷歷盡艱辛的過來人更會不同。

人們對成功有許多定義,多數保有勵志的心態,強調成功的故事或結果,鼓勵行動但卻忽略內涵、模糊焦點。譬如攀上總經理寶座,提不出有效的營運計畫或推動不了事業,或成為名人卻提不出有效的見解,無所建樹,似此成功有何意義?

有學者將成功解釋為「找到熱愛的事務全心投入,並在過程中不斷地尋求更好的方法,從中獲得快樂、成就感和滿足感,也同時博得他人的尊重」。這般說法並沒什麼不對,只是如何選定事務,怎麼做能夠成功,說明地不夠明確。

又有人說「只要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去的多一次,就是成功。」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有理,但因果得失不明,成功的意境模糊,讓人難以仿效。其實成功具有「向性」,也就是有目標有策略有行動,能夠達成目的才算成功。然而目標有多種的不同,或涉事務或權位、名利,甚至會侵犯到他人權益,不僅須挑戰自己的智慧與能力,也要挑戰他人的智慧與能力。

為什麼說成功有代價?因為「成功是一個達成目的,完成心願的行動」,必須瞭解行動的意義,能夠具備所需能力以達成目的,才能夠享受成功的果實。既言目的,就須有所企圖,能夠看清機會、選對目標、走對方向與用對方法,不能只憑熱誠或意念,沒有行動或只是蠻幹,註定失敗。

曾經見到某家公司,供養了一群人做研發,一年一年地過去,卻未交出成果;又見有人投入創業,一次又一次地借來資金,浪費長久的時間和過多的金錢,卻打不開生意,難以獲利,這些都是目標不清、方向未明和行動無序的原故。

行動的目的就是要達到結果,這個結果是要達成目標或超越目標,雖然這項行動會耗時、費力和花錢,但不是沒有限制,必須有計劃有進度地推動,在預期的時限和經費下,完成所欲的成果。倘若有所落後或偏差,那是計畫不周詳或對機會認識不夠,必須立即追蹤和調查,修正方向和方法,不該盲目地努力或行動。

我們知道目的有大小、難易、公私和利人利己的不同,針對大小與難易,就須受到能力、智力與毅力的挑戰,這包括辨識機會的眼光、處理行動的觀念以及執行計畫的能耐。能力不足或經驗不夠,目標太大或太難就會步入失敗,雖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但不自量力而受制也不值得推崇。

目的牽涉到公私與利害,就難免影響或侵犯他人,會威脅別人也會反受威脅,有賴智慧去做思量,強調能力的競爭,也講求價值、效率與效益的比較。成功有代價,這個代價除了要付出時間、金錢與勞力,也要砥礪能力、增進智慧和善用心力以成事,重點在讓行動者付出較少的代價,獲得較大的成果。

在這裏所謂成功,是想以小博大,用較少的時間、金錢與勞力獲勝,講求走對方向。成功的方向有二,一是做同樣的事,但要比競爭者做得好;另一個是做不同的事,不與別人正面為敵,讓事情創出囑目的效果。

就做同樣事而言,我們重視的是企劃力、執行力與競爭力,要懂得比較,懂得揣摩有關物件的心思,瞭解吉凶與利害,產出或發揮最大的成果。身處競爭激烈的社會,想要有所作為,免不了與人對抗和競爭,而要比別人做出更好的結果,除了能力,就是智慧與心力。

不想與人正面交戰,拼得你死我活,就該另辟戰場,在不同的領域發揮功效。「創新」是個不錯的名詞與動詞,從名詞的角度引導人們掌握目標,關注的是需求與機會,講求眼光與見識,能看出別人所不見的得失與利害,抓住機會以創新。從動詞而言創新,著眼在回顧自我,包括自我的工作、能力、技術、服務、商品與公司,期能以創新的供給,滿足所見識的需求與機會。

想要成功嗎?那就要選對目標、走對方向、用對方法,做不到這樣,成功只是口號,只是空想。目標要循序漸進,由輕而重由小而大,譬如要贏得奧運金牌,先得贏取校運,再縣運和國家比賽,進而區運,才能邁進奧運,不要想一蹴而就一步登天。想要成功就得付出心血耗時費力,得用能用智,在能力尚有不及智慧還待增進之前,得接受磨練,否則難成大器。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