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軌的學習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1232 發表時間:2011/03/01 文章分類:工作創業
中國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讓自己和子女,一代接著一代,重復生活在為追求成績而埋首考試,同一軌道學習的環境中,對子女的考試成績過度重視,用考試來評判學子的優劣,用成績來決定子女是否長進,不問學生學到什麼。 

我八歲在廈門讀完小學二年級輟學,隔年在台灣接著讀三年級,上完第一天的國語課回家,我告訴母親,台灣老師不做翻譯,不用閩南語解釋課文,只讓大家頌讀,令我感到不解。在此人生,我首度接觸到「不同軌的學習」!經過歷練,我因此發現:「用別人熟悉的語言去傳授或說明見識」,方法更為有效。 

升到中學,我很幸運地轉入台北師大附中實驗班,要進這個班級,得經智力測驗的篩選。我是個懶惰蟲,考試前常疏於溫習,但是連續六年的學業成績(實驗班初中免試直升高中)始終維持中等,因為同班同學都各有天賦,會互相傳授學習技巧和心得,比老師教課還有用,因此同學們考試不必依賴作弊,直到六年畢業,這讓我再度見識「不同軌的學習」。 

台灣每年的大學或高中聯考,報紙會在次日公佈考題和答案,我偶而會閱覽,知道教學內容已不斷長進,也從考題知道當下的學識水平。然而從考題來看,是非與選擇題的比例偏高,較少申述題,從這裡觀察,學子只知「是什麼」,不知「為什麼」,無法進一步知道「怎麼辦」或「如何做」,讓人懷疑「考試究竟在考記憶還是智慧」。 

知識的長進,一個是從生活的實戰中學習,因此稱之為見識與經驗,另一個是從書本和文章中去學習,所學到的知識是為學識。但是學識又分為兩類,一種是憑記憶所得的資訊知識,屬於知情(Know-what)的部份;另一則是因領悟而得的應用知識,又稱為智慧,包含知情與知理(Know-why),還知法(Know-how知道怎麼做),更能夠創新。從經驗的累積大家都知道,光憑記憶是不足的,要因領悟而獲得智慧,就此,有效的領導和學習更為重要。 

在現實的社會中,「同軌學習」導致「同軌思想」,「同軌思想」又引發「同軌行動」,於是偶見機會,大家就爭先恐後去搶,彼此打得頭破血流,因為大家不懂得變通,都把目光放在同一焦點上,用同樣的模式在同一軌道互做競爭,這是傳統同軌學習的教育,讓多數的人循著「覆轍」在做。 

台灣人在「同軌」的引導下,把重心擺在製造產品,成就一時的經濟起飛,產品外銷全世界,替歐美人士生產廉價商品。接著又把風氣帶到大陸,把大陸塑造為世界工廠,成為經濟強國。所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這種風氣讓中國人以廉價勞力自己彼此競爭,替外人產製商品,雖利潤微薄,還遭受譴責,歐美人士得不賣勞力,把注意力擺在商品的發展與銷售上,又控制原料與設計來謀取暴利。 

看到iPhone在全球熱賣數千萬台,專家發現,這個產品大陸代工業每台只拿到8.47美元,而消費者卻得付出499美元,專注生產與從事發展雙方報酬的差距竟然高達五十九倍!這種同軌學習引發的同軌思想和行動,讓中國人鎖住思想在提高產能和降低成本上,卻讓外國人去享受創新產品和創造利潤的收穫。 

中國人之所以能夠稱強世界,除了勤勞就是智慧。然而同軌的學習,打下了脆弱的基礎,讓國人的勤勞和智慧被人廉價消費,在事業發展上被人牽著鼻子走。當經濟基礎薄弱,過多的勞動力需要解決時,這種行為是屬正常,但現在基礎已經穩固,是該換個軌道,也讓國人開發商品主掌價格與利潤,享受別人的勞力替我們打開全球市場,為自己爭氣。 

期待各位領導者,改變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創新價值、創造暢銷世界的商品,也期待望子成龍的父母,不要逼迫學校專注考試,只注重記憶和知識,不培育能力和智慧,卻以考試成績來綁住兒女的思路,請讓學子調正學習的軌道,開創自己輝煌的未來!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