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量核心能力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1238 發表時間:2010/07/14 文章分類:工作創業
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在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謀生,但是能力總會分高低,展現出不同結果,造成權勢、地位、名望與收入不同,且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卓越有人卑微,更有人富可敵國有人難以謀生,而絕大多數的人,總是屈居他人之下。

能力的差異
我們都知道,能力有強弱的不同,有專精的不同,更有是否順應時勢的不同。許多人經過層層考試,進入知名學校,獲得博士碩士學位,但在踏入社會後,卻因找不到理想工作或得不到發揮空間而沒沒無聞,顯然的,高學歷或高學習能力並不保證定能順利就業。

能力反映在學習上,也反映在抉擇以學習上。同班同學,成績會有不同,這或許因聰明才智不同,也可能因學習方法不同,但是進入社會,這等等所學能力,就會因是否經得起考驗或是否順應時勢,造成求職的難易,以及工作等級和酬勞的差異,更使際遇、功名或成就也隨著不同。

就因為這些差異,讓人看清現實,能力的考驗,不僅在是否努力,會不會讀書或是否懂得應付考試,還在其是否具有市場力和競爭力。要想在社會功成名就又利多,謀生能力除了有專精和強弱,也要是社會所欲,且此能力更要優於他人。

鑑別核心能力
我曾服務於美商永備公司,該公司早年曾是世界第二大化學公司,石化技術曾經領先世界,九零年代上期,全球半數新設聚乙烯廠和三分之一聚丙烯廠,採用該公司的生產技術,而該公司乙二醇的產能與生產技術,更居世界第一。

乙二醇的生產,是由乙烯和空氣中的氧氣合成轉化,這項技術,講求轉化率,一般同行製造者的轉化率為70-78%,但是永備的效率高達83-87%,就此,永備公司擁有卓越的核心能力,也因技術優於同行,所以一直擴大產能,想藉著領先同行維持市場地位,該項產品更占該公司三成以上的營運比重。

由於產能與技術領先,也成為市場的領頭老大,國際價格先由該公司制定,待確定數量及裝運後,再由供需雙方於季後或成交後做微調。然而,永備公司雖然取得制定價格的權威,該項業務卻經常不能獲利,以致影響公司股價不振,竟在成立百年時,被美商陶氏公司所併購。

為什麼技術與產能優於同行,價格也由自己決定,生意竟然不能獲利?更可恨的是,為什麼有些同行卻又能獲利?做為台灣業務負責人,我深入研究,發現牽涉乙二醇獲利的因素,除了技術,還有原料、行銷和管理三項能力。永備公司將石化生產技術視為核心能力,卻只考慮技術的專精,忽略總體的經營力和競爭力。

需要競爭優勢
永備公司的致命傷有二,其一是原料非自給,其二遠離主要市場。乙二醇的主要原料是乙烯,永備公司不做石油裂解,也非石油或天然氣關係企業,所需乙烯得靠外購,在能源價格高漲時,得籌措大筆現金去搶購或預訂原料,以致背負高額外債,資金周轉困難。

乙二醇的主要市場在東亞,包括台灣、南韓和中國大陸,高額的運費和漫長的運送時間,把原本價格合宜的產品變成高成本商品,失去了競爭優勢。永備公司的運送路程是從美國西岸橫跨太平洋,先經日本、南韓,再轉台灣、大陸,最後到東南亞,沿途卸貨,運費當然是越近越低,越遠越高。

為了降低成本,永備公司強調管理,嚴控運輸成本,但是從美國到東亞,運費是由賣方負擔,所以同樣的售價,賣給南韓的利潤自然高於賣給台灣,既然價格早已由永備制定,聰明的競爭者就先以暗盤,搶走近程國家例如南韓的定單,待自己當期的產量售完,再把剩餘的生意讓給永備。於此狀況,擁有包括技術、產能和管理領先的核心能力,竟不具競爭優勢。

檢視國光石化
要使得核心能力具有競爭優勢,就須衡量市場力和競爭力。從行銷角度來看,不具需求的商品、服務、技術或能力,都不具市場力和競爭力。要使得個人的能力具有市場力和競爭力,就須了解僱主或市場的需求,針對需求去培育或強化自我的能力;要使得乙二醇的生產技術更具競爭力,就須結合原料來源,到接近市場的地方生產。永備公司最後到馬來西亞與當地石油公司合作設廠,就是這道理。

最近,台灣的商業周刊有一篇專題報告,指出【台灣的八輕(國光石化公司)即將強渡關山】,這項投資計達新台幣九千三百三十六億元,運轉後所增加的懸浮微粒可能每兩天會奪走一條人命,讓台灣人民每年相對地損失千億元。先不追究這項報導的真實性,單從事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這項投資核心能力不足,原料完全依賴遠距且不定的外界,濫用國家資源和資金,注定是項失敗的投資。

石化產品都是所謂大宗貨(Commodity),是下游工業的必需原料,其銷售利潤來自原料波動和供需鬆緊的變化,缺少知識性加值,是典型的投機生意。這項事業的原始投資者,可以利用國家與銀行,貸得數倍於己力的資金去推動投資,再利用股票上市獲得十數倍利益,最後還藉少數的股權佔據高層職位,坐領高額的薪資和獎金,至於生產開始運作後,是否能夠獲利,那就推給景氣或天災人禍。

政府誤將石油裂解的技術,當作國營事業或中油公司的核心能力而獎勵投資,這是誤用資金與資源,除了圖利少數大佬,增加一些無加值能力的工作,卻會傷害百姓,留下禍害全民的污染事業,這豈是明智。要使得國家強盛事業興旺,就得善用具有需求性和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因此,要懂得用需求性和競爭優勢來秤量各自的核心能力。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