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的見識發光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931 發表時間:2013/08/18 文章分類:退休心得
人民大眾都有「路見不平」的衝動或聊聊八卦的行動,報紙媒體,正是提供這類不平或八卦訊息的主要根源,問題是,這訊息的內容是真相還是表相?是想要愚民還是認為民本愚?是客觀深入地了解還是人云亦云的轉述?尤其,轉述的人是別有用心還是純屬見聞?

有了臉書,人與人之間可以交換聽聞和見識,有人就將報紙或網路看到的新聞直接貼上臉書,再針對新聞發表指責或引述,引來別人的幫腔或讚賞,或是反諷和規勸,這之間難免有言詞的誤解或語氣的衝動,卻因之把分享的善意毀滅。

新聞媒體,有引導言論和行動的力量,這種力量,在電視霸佔視訊,在紙本媒體霸佔視覺版面,影響人們的情緒和見識,讓許多人跟著瞎起哄,造成人民對前途悲觀,對社會不滿,對政府沒信心,天天只會罵政府,認為讓自己有收入有工作是政府的責任,自己卻不圖振作,讓自己有收入有工作。

九零年代,理財的觀念風行世界,許多人因炒地、炒房、炒股票、炒物資和基金而致富,看到別人坐在冷氣房運作資金,能快速或巨量地獲利,沒有人不嚮往這種行徑。於是製造業者只圖大量生產或代工,讓股票上市和飆漲,工作者厭棄勞動,只求進入高薪的冷氣房工作,創造、創新、創業變做口號,眾目所注就是資金的運作和投機的厚獲。

我不反對理財,事實上自己今日能夠安享晚年,也拜理財之賜,然而當大多數的人只重理財不重生產,只彼此炒作金融,在通貨膨漲中謀利,不圖創造商品和創新收入,藉生產和轉型創造利潤,那就偏向一邊,有如槓桿的失衡,造成今日全球經濟不振,百姓失業的窘境。

從經濟日報和工商時報創刊開始,我就在家中和辦公室分別訂閱,十二年前退休後,在家中只訂閱經濟日報。這些年,我對經濟日報越來越感厭倦,因為它專注財金忽視經濟,雖有製造業的資訊,也只是股票上市公司的利多利少資訊。兩個月前,我毅然捨棄經濟日報轉訂工商時報,為免自己被鎖定在片面的見識上。

長期以來,我們很少在媒體看到國際新聞,也很少看到振奮人心或鼓舞士氣的報導,不管視訊或報紙,不是血腥就是八卦,不是批評就是漫罵,朋友之間再做引述或討論,豈不是「片面的見識發光」?因此,勿助長片面的見識發光!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