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教練的起始與發展

發表人:胡稚群 Abraham Hu 文章觀看數:1220 發表時間:2009/10/15 文章分類:教育訓練
  筆者是一位皮膚黝黑也有精壯身材的男士。曾在一學習課程上自我介紹是一名教練。當場一名學員便脫口而出:「你是一位游泳教練吧」。當下解釋了許久,看著對方疑惑的眼神,心中直犯嘀咕「教練的名稱取得不好,要怎麼說才容易讓人聽懂?」根據統計世界上前500大企業,其中有80%的CEO都將自己的成功歸於有專業教練的協助。全球最知名的CEO傑克.威爾許曾表示:「最偉大的領導人,一流的是教練」。全球許多的組織與個人在這幾年來對於教練的熱愛可以算是到了瘋狂的地步。專業教練的起源可以算是由體育界開始,起源的故事種類相當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個故事為:


  美國有一位網球教練添.高威(Timothy Gallway)曾說,他可以讓未曾接觸過網球的人能在20分鐘之內學會基本且能熟練的打網球。此話一出便引起了美國ABC電視台記者採訪的興趣。該電視台的記者替高威找來了一位身材肥胖且又不曾打過網球的女士要來考驗說大話的高威。只見高威面對鏡頭直接教導這位胖女士不必管網球的姿勢,只要將焦點集中在網球上。當來球由地面上彈起時,只要揮拍擊球就好。經過這樣的教導,這位胖女士果真在20分鐘之內學會了來去自如的網球功夫了。

 

  高威解釋:我沒有教她任何打網球的技巧,只是幫她克服自我設限不能打網球的意識。這段採訪透過電視轉播吸引了AT&T高層主管的注意,便邀請高威來公司授課。高威以為會被帶到網球場去,不料卻被帶到了會議室大談網球經。更令高威驚訝的是,學員們在筆記上記載的完全是企業管理的精華完全找不到任何網球的字眼。因為AT&T的主管已經將高威教練網球的精隨應用於企業管理之上。從此一個新的管理技術因此誕生,而添.高威也成了教練技術的鼻祖了。

 
  根據國際教練聯盟(ICF)對專業教練所下的定義:


  「專業教練作為一個長期夥伴,旨在幫助客戶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的贏家。教練幫助他們提升個人表現,提高生活質量。」

  國際教練聯盟(ICF網站,2006)近一步陳述,「教練經過專業的訓練來聆聽、觀察並按客戶個人需求而定制Coaching方式。他們激發客戶自身尋求解決辦法和對策的能力,因為他們相信客戶生來就富於創意與智慧的。教練的職責則是提供支持,以增強客戶已有的技能、資源和創造力。」


  據統計,教練行業最好的發展是在美國,其次為英國、日本、加拿大、澳洲與新加坡等地。台灣這幾年對於教練技術的運用也慢慢的展開。雖然相對於國外的發展稍慢了些,但也漸漸受到企業的重視。可惜的是近年來台灣受到經濟不振與金融海嘯的影響,許多企業不重視教育訓練與人力資源開發,對於專業教練在企業的應用還是停留在啟蒙的階段。進來常耳聞的國際教練在台灣的組織如:國際專業教練協會台灣總會(IAC;高雄)與國際教練聯盟台灣總會(ICFT;台北)。比較蓬勃的教練學習組織如:華人專業教練發展學院(CCDC;高雄)都是聚集教練同好一同學習與交換經驗的好場所。透過網路的技術學習專業教練技術並取得證照的機構如:國際專業教練學院(ICA),利用每週兩次的網路學習方式取得國際教練的證照。雖然是網路學習,但是要畢業可不容易,除了要口試還要筆試、研究論文、同儕教練、上課、繳交報告…。很硬,不是真有興趣與耐力,千萬要想清楚再報名取得專業教練的證照。

 

  許多的企業當面臨管理問題時多半由技術面著手,如KPI的設定、生產技術的改善、紀律的要求和產品研發等改善。對於人的問題多半視為洪水猛獸或將其定位為個人問題,更不應當帶到公司來談。如果嚴重到影響工作表現,則被視為不專業與公私不分的行為。可是現在產業競爭越演越烈,許多專業人士早就已經貢獻自己的私人時間在工作之上了,如何區分公私?私人生活又如何不影響公司的表現?一道一道的管理難題持續不斷的考驗著專業經理人的智慧。其實教練技術除了融合企業管理、心理學、哲學與體育等理念之外,只要了解到以「人」為根本的真理都是可以運用的範圍。我們甚至可以說透過與被教練者(Coachee)的對話,教練就可以利用被教練者本身的智慧來解決問題。如透過:聆聽、直覺、區分、發問與回應等能力,協助被教練者釐清目標與產生有效的行動。因為教練深信製造問題者,就是問題解決者。你同意你有這樣強大的能量嗎?教練可以協助你開發此種不可思議的能量喲。

 

筆者現為:

華康國際管理顧問集團 目標教練發展事業部           執行總監

華人專業教練發展學院(CCDC)                             研發 核心成員

國際專業教練協會台灣總會(IAC)                         核心成員

國際教練聯盟台灣總會(ICFT)                                會員

國際專業教練學院(ICA)                                         研習生

中華學習成長協會(CLO)                                        理事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