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與效率 就是和你不一樣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851 發表時間:2014/05/09 文章分類:退休心得
我長期訂閱商業週刊,偶而也從上面抓些寫作靈感,近半年決定封筆,所以收到週刊後連封套都沒動就擱置一旁,昨日把新的一期往上堆時,透過封套看到其中某一期的封面,顯示出「就是和你不一樣」的標題,道是「贏家的口頭禪」,翻入內頁,發現內容與我想像的不一樣,但話題卻引我產生聯想。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為政或經營企業,追求的都是「效益與效率」,效益或效果是釘住目標,追求工作成果,期望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甚至超越目標;效率則關注投入或付出,想要投入最少的時間、金錢或人力,創造最大的成果,想要與別人不一樣,勢必由效益而非效率去追求變化。

因為我們知道,效率是丈量執行力的尺度,若是目標不明確或設定錯誤,再好的效率或執行力也發揮不了有效的成果,試問走錯行軍路線、誤判攻堅目標,這是軍隊的錯還是主將的錯?工廠在時限內產出超量的產品,產品卻不能迎合顧客的需求,這是領導的問題還是執行的問題?

過去的競爭,強調的是「我比你好或比你強」,非常注重效率,所以大家專注在產能、產量、品質和技術上,認為生產力就是執行力,強調成本和管理,用權力來遂行管理,讓員工專注生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使員工發揮生產力,達成營運目標。

在生產導向下,大家按照流程循規蹈矩,重複同樣的工作,故講求工作效率,忽略經營品質,忽視產品價值,更忽略工作的效益,不知變通或從效益的層次去審察目標與方向,去察看威脅與機會,不知所產的產品是否滿足顧客的需要,價格是否符合它真正的價值,是否賣給最需要的顧客。

當今世界用做交易籌碼的產品已經供過於求,消費者早已擁有過多的同類和同式產品,比好比強的產品再多,也引不起購買慾望。傳統以生產為導向的模式已無能立足,也無能再雇用員工,故須改以行銷或需求為導向,先強調效益再追求效率,調整經營的觀念與模式,才能立足於世界。

台灣自國民黨再執政以來,執政能力一直遭受反對黨的掣肘和挑剔,許多法案推行不動,百姓也因看不到效率而視其為無能,但若想振興經濟,不從效益的層面來看,怎能見到台灣的前程?如何察覺機會與威脅?怎麼去佈署投資環境、打開外銷困境、讓台灣人開創活命的事業?

看到過年繁華的景象,誰相信台灣經濟狀況不佳?走進門庭若市的餐廳或百貨門市部,誰相信台灣人沒有消費能力?其實台灣人手中握有儲蓄可以過日子,只是不願意勞動,不肯靠勞力去創造收入,才找不到工作或不能再創收入。那麼各人該怎麼做和該有怎麼態度才能創造收入?

國民黨再執政已六年,你是支持政府從效益層面去推動法案開創有利發展的環境還是持續質疑政策杯葛法案的推行?效益源自領導力,效率取決於執行力,政策和執政目標是決定效益的關鍵,讓我們共同來關心政治的效益,表達對有效方案的關懷,不要被爭權奪利的政客誤導,去影響執政的效益和效率。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