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德與子孫福報

發表人:王凡 文章觀看數:2538 發表時間:2013/07/01 文章分類:心靈勵志
校園 39
2010 / 7、8月號
以基督新教倫理為基礎所建立的哲學思考,在北美依舊引導著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對生命意義與人生價值的探索。儘管世俗化是世界性趨勢,基督信仰仍深深影響著這個區域的社會進程走向。許多有關政治、社會、文化甚至經濟方面的
議題,都要從這個角度切入,才能找到答案。

縱橫天地

北 美 筆 記

做功德與子孫福報
▌作者/王凡(資深媒體人)

藝人陳凱倫夫婦因為獨生子被羈押,跪在地檢署門口手持佛珠念大悲咒,痛哭流涕的新聞畫面像一部現世人倫經典教材,但是很難給它下一個適切的標題。因為,這裡面摻雜著親情、摯愛寵溺、無知、懺悔、盼望等等複雜的情結與情節。

三月中回台灣一趟,朋友說了一件讓人感慨萬千的事。一位過世近十年,過去曾經一起跑新聞的故友十八歲的兒子,因為跟著這位藝人的兒子簽賭,讓學校記了大過。學校算是給他機會,沒勒令他退學,使他能以同等學歷報考軍事學校,以便徹底脫離校園的黑幫組織。這故友的兒子沒讓他那含辛茹苦的媽媽失望,考上了想要去的學校與科系,但是報到第二天,就捲鋪蓋回家了,因為,大過記錄讓那所軍校查了出來故友生前喜歡指導兒子從事民俗才藝表演,這孩子在小學時代就頭角崢嶸,深受老師、校長的喜愛,幾位媒體老友談起這件事,個個不勝唏噓。

媒體對陳凱倫這做父親的批評已經近乎嚴詞苛責,新聞界前輩趙慕嵩的〈混蛋的父母,生出造反的兒子!〉一文,措詞最為凌厲。陳家的不幸,凸顯出校園中同儕壓力的嚴重性,但是社會輿論的角度,似乎更偏向陳氏夫婦沒有盡到做父母的教養責任。針對這兩個議題的公共評論已經汗牛充棟了,再談只是放馬後砲。同為人父,同樣是媒體人,我個人對陳凱倫多少是同情的。不過由於陳凱倫的一些不經意所表現出來的宗教觀念,讓我覺得仍有不能已於言者根據報導,陳凱倫從事公益活動有年,我相信他是一位具有宗教悲懷的善心人。在他的獨子被羈押後,他曾痛哭流涕說過,他過去努力作公益,是希望福報也能迴向自己的兒子,使孩子學好。

我有四個子女,對於陳凱倫這樣的心思可以充分理解甚至對他跪在地檢署門口持佛珠念佛經的心情,也能充分體會他的妻子後來受洗成為基督徒希望基督信仰能帶給她心靈的平安與力量,希望兒子早日獲釋這是天下父母心,有哪一個基督徒不渴望,自己得救,兒女跟著得救?陳凱倫一心救子,那種急切與焦慮也絕對不容懷疑。不過,他的一些宗教言語與作為卻引發出一個嚴肅的神學議題,值得提出來談談,那就是,做功德是否能讓子孫獲得福報對於這個問題,天下人所渴求的答案應該都是肯定的。

然而各人造的「業」,應該由個人來承擔,豈不也是天經地義?福報是佛教用語,基督徒則是談救恩。立志行善,是信仰的高尚實踐,裡面含有上帝救恩的信息。


40 校園
2010 / 7、8月號

縱橫天地

北 美 筆 記我們簡單的來做點說明。

第五世紀初,西方基督教神學對於上帝的恩典(grace與人的功德(merit)的因果關係,曾有過激烈的爭辯。有一個叫伯拉糾的苦修僧主張,人的稱義,根源來自功德,人類用善行來實踐上帝所定下的責任,並因此而獲得救恩。換句話說,行善做功德,是藉由效法基督的行為來獲得救恩,是信仰的手段。

這裡的救恩,可以解釋為獎賞,或者福報。寫《懺悔錄》、《上帝之城》的著名神學家、哲學家奧古斯丁,則從上帝的恩典出發,主張恩典是上帝白白的禮物,而不是獎賞。奧古斯丁強調,人類因為上帝的恩典而能稱義,甚至人的善行也是上帝在墮落的人性中工作的結果,所以上帝擁有拯救的主動性。因此,行善,是信仰的結果,是必然會做的,是不求回報的。此處的恩典,就是救贖。

奧古斯丁的理論,廣為正統基督教神學所接受。使徒保羅的話可以作為奧古斯丁恩典理論的基礎:「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二12-13)福報的宗教觀,若建立在人與神的相對行為的反饋上,那種做公益的出發點,是有目的性的,就基督教神學觀點來看,這不是尋求救贖之途。我並非質疑陳凱倫多年從事公益活動的動機,他的太太已經歸在基督名下,有關救恩、救贖的道理,教會必會教導。

我個人的觀點是,福報不能迴向,一如救贖是建立於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所說,人神之間「我─你」的直接關係上,別人根本幫不上忙。這種關係的建立,在於認罪、悔改,而不是做功德。認罪、悔改只能自己親身去做,別人給你的福報,到不了那個地方。救贖,必須靈魂親自在場。在陳氏夫妻的獨生子出事之後,「同儕壓力」( p e e r
pressure)這個詞突然在媒體上流行起來。在西方社會,同儕壓力常常使剛學會開車的孩子駛向高度險境,吸毒、酗酒也常常是同儕壓力的結果。今年三月二日清晨,溫哥華街頭有兩個少女先後死在街頭上,震撼了整個社會。

十七歲的瑪莎與十六歲的凱拉,前一夜是在一起的,死亡原因是吸毒與喝酒過量,加上倒臥街頭。溫哥華的三月雖然已是初春,但春寒料峭,霪雨綿綿,入夜後室外溫度往往降到攝氏一、二度,有時還下雪。這兩個少女在一前一後的時間被發現躺在不同的街道上,急救後都宣告不治。警方調查報告指出,兩個女孩常常逃學、在外過夜、參加「轟趴」,有一個不知名的男子經常提供毒品和酒給她們。

媒體問:兩個少女如果沒有錢,她們用甚麼交換酒精和毒品?瑪莎的父親說:「她是犯了點錯。」那麼,該死的是誰?問題出在哪裡?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社會學教授克利斯欽. 史密斯(Christian Smith)與美國「全國青年與宗教研究」計畫主持人瑪琳達.丹頓(Melinda L.Denton)幾年前針對美國青少年的信仰問題,做了一個全國性,包含青少年及其父母親的電話大型調查,並且與兩百五十位青少年面對面訪談,兩人將調查結果寫成《靈魂的探索:美國青少年的宗教與靈性生活》(Soul Searching: The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ves of American Teenagers )一書,於2005 年出版。內容十分引人入勝,〈導言〉中一段話就直崁入人心:「青少年是令人興奮的、滑稽好玩的(zany)、有創意的、

校園 41

2010 / 7、8月號

逗趣的。我們做大人的深愛著他們,願意盡我們一切使他們活得快樂、充實。然而同時,大人們也從青少年身上看見,並害怕,那黑暗的一面。那就是︰冷漠與反抗、危險的同儕壓力、派對、愚蠢的選擇、毒品、酒後開車、犯罪、懷孕、墮胎、愛滋病、輟學、學校開除、校園槍擊、自殺。所以,許多成人深深憂慮,儘管美國青少年的生活有許多美好的一面,孩子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重大錯誤,永遠是存在的。」

1以上書中所列美國父母親所面臨的青少年的問題,同樣是台灣的父母親所面臨的,大家都會擔心,「孩子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重大錯誤」會是什麼?何時會出現?作者無法提供答案,但從調查報告中,家長們看到了防範藥方:「美國青少年的宗教觀是很傳統的,當談到宗教參與時,絕大多數的青少年都不是疏離或反叛,而是主動、積極的,他們認為宗教信仰帶給他們個人以及社會許多好處。當進一步談到宗教實踐時,大多數青少年都興味盎然。」

2信仰是一種委身,青少年的信仰可塑性極高,只要有人帶領,青少年走進去,很容易因為同儕壓力而專注,而興味盎然。最近我在網路電子報上看到一則新聞:台灣有一群跳「八家將」的青少年,在一個信仰團體中發展幫派組織,鬥毆、暴力討債、賭博、販毒、共用女友,甚至性侵,幫派中最小的孩子只有十四歲。這些青少年,包括女孩,都是在一個旁門左道的信仰中,對自己的組織實踐著宗教式的委身,說來真是盲目無知,讓人痛心。其中的癥結在於,沒有人為他們作正確的信仰引導。同時,大家的疑問一定相同:他們的家長在哪裡?兩位《靈魂的探索》的作者在書中提醒所有做家長的:「對於青少年,在宗教與靈性生活的社會影響力方面最主要來自父母親。也許青少年對此不會心懷感激,但此一事實不會因
此而有所改變。也就是,他們自己的信仰或靈性生活看起來像什麼,那是因為他們父母親的信仰或靈性生活看起來是那個樣兒。」作者進一步指出:「這個發現對於父母親來說,是一個激勵,也是一個警告,值得當一件嚴肅的事情看待。」

3 所有的基督徒家長對這個警語都該戒慎警惕。陳凱倫的獨子已經獲得保釋,媒體報導,他們夫婦正帶領著這孩子,各自從不同信仰中尋求平安。這樣的發展,當然是正面的。信仰的萌發,往往在生命大悸動的時刻,陳氏一家,這時候的信仰堅定性與虔誠度必然超過一般人,此時社會大眾對這個家庭應該是關懷、鼓勵多於責備。我個人尊重陳凱倫的私人信仰,但我認為,他每天為孩子念大悲咒,還不如讓太太帶孩子到教會或社團性的青年團契中,接受一些同齡孩子的信仰影響,從靈性生活中建立與上帝直接的關係,孩子的心性必然會有所變化。聖經的教導對於年輕人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具有正面的功能,陳家的孩子一定會找到方向的。陳凱倫曾對媒體慨乎言之:「親人難渡啊!」然而,孩子的苦厄罪業,如何能由我們作父母的來渡呢?為孩子尋找救贖,就讓孩子的靈魂親自到場吧。 ❖

附註:
1. Christian Smith & Melinda L. Denton,
Soul Searching: The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ves of American Teenag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3.
2. Ibid., p.260.
3. Ibid., p.261.__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