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企業轉型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762 發表時間:2016/02/29 文章分類:退休心得

 

 

網路小說【重生之商途】創業的主角對員工說:「在這種環境召開咱們公司的第一個年會,挺有意義的。相信以後這一定會成為你們回憶中的驕傲,因為在這個小棚開年會是第一次,也將是唯一的一次!而經歷過這次溫室年會的員工們,都將是見證公司從弱小走向強大,從窘困進入輝煌的那批人。」做為領導,這樣的話語,顯示他的格局和信心,除了鼓舞人心,也引導人齊力向前看和向前走。

 

企業轉型,那是必然和不得已的,因為大家知道,市場會飽和,穩定的生意會因競爭或供給過多而產生不了利潤,甚至顧客對商品的喜好,也會因喜新厭舊而轉變,老是用同樣的商品和服務是不能守住生意,所以企業必需求新求變,找到更好的營運模式和轉進更好的生存空間,這是領導者的責任。

 

你應該注意到,過去許多人賴以維生的工作消失了,也有許多行業消失了,譬如,打字員、總機小姐等或照相館、照片沖洗行、雜貨行等,擁有的專長或服務不再有人需要,想要謀生,不學習新專長或不轉換模式,只能坐以待斃。為什麼許多人要失業?為什麼許多企業不能生存?這本是生存的競爭,不能怪罪政府,政府有義務幫助失業者,但是沒責任和權力去扮演領導者,指揮企業怎麼做。

 

企業之所以能立足於一個領域,在於它擁有包含供給力、競爭力與吸引力的經營能力,供給力牽涉到商品,吸引力干係到顧客,而競爭力則涉及到經營者,應對生產、市場、行銷與競爭的智慧或策略。然而時代在變,環境在變,市場需求與競爭條件也在變,企業的經營者或領導者不能因應變化跟著轉變,維繫企業生存的力量就不再呈現,企業也只有等著被淘汰。

 

為了不被同行擊敗,企業必須提升競爭力,也就是必須升級,把品質、產能、技能或管理能力提升;為了永續經營不被淘汰,企業必須找到新的生存空間,必須轉型。那麼該怎麼轉型?從一行轉成他行?從生產轉成銷售?從製造業轉成服務業?從加工轉成自創品牌?或開連鎖店?

 

2013年八月七日,5070造訪楊梅的茶葉改良場,由副場長的簡介知道,茶葉改良場除了不斷地開發新品種茶葉外,還向下引導開發茶製品以及茶的應用,更將茶重新定位為「草本」,把咖啡、青草茶等同類納入範疇,由茶產業轉型為草本飲料產業,讓產業更有開闊的天地,也讓我們開悟轉型的意境。

 

同天下午又參訪郭元益糕餅博物館,搭配觀光工廠,他們還包裝舉辦「館、廠」導覽,除了參觀博物館,還參觀工廠的糕餅生產流程,讓參觀者親自動手製做糕餅,享受鄉土風味的餐食,以及品嚐現場生產的新鮮糕餅。這是完整的組裝與整合,讓事業縱深和水平多向發展,又示範另一個由糕餅店轉型為生產和行銷兼顧的大型企業。

 

由此我們看到,轉型就是轉換觀念,用不同的產品結構或不同的生意模式,去服務更多的顧客或新開發的顧客。我們知道,所有生意都需要貼近和服務顧客,或說滿足顧客的需求,所有轉型或升級,也是為了用更佳和更多的產品或服務去貼近顧客,企業再怎麼轉型,也離不開顧客。

 

所以轉型必須更關心顧客,更為顧客著想,把自我最擅長的能力,用來服務顧客和滿足顧客的需要。當專注力轉向顧客,這時你會發現,在以顧客為前提的指引下,一個讓自我的能力或優勢,更能獲利和更能發揮的生存空間跟著出現,這時你就全力站穩這個空間和取得有利地位,你也就成功地完成轉型。

 

一九九零年代專家們暢談核心專長,這是企業在長期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累積的知識和特殊技能。善用核心專長是正確的觀念,但是引導關注的焦點卻只停滯在供給層面而非需求層面,沒有需求的指引,核心專長只能獨善而不兼善,或像是閉門造車,就如柯達公司的核心專長全世界沒人能超越,還是滅亡。

 

所以再強的企業,也不能脫離市場或顧客,必須將專長或競爭優勢與顧客的需求掛勾,成為堅強的連結,事業才能永固IBM成功的轉型,從產銷電腦的製造業轉型為以電腦技術為主的服務業,再次雄壯地屹立就是典型

 

一九七零年代「定位(Positioning)」的觀念非常盛行,就是讓商品在顧客的心目中佔據有利的地位,而轉型,其實也就是要讓自我的事業,在鎖定的市場或顧客心目中佔據有利的地位,這種以行銷概念引導發展的思維,正是今日台灣企業領導者所該有的。

 

現在,不妨將自我事業的主要能力或優勢逐項列出,再核對哪項最能貼近顧客的需求或最能滿足區隔市場的需要,想一想怎麼做能掌握這些需求,引入人才加強自我這項專長,或引進技術和設備強化這項能力這時企業就自然跟著升級,再緊抓那個市場區隔,強化行銷能力以及強調自我的形象去佔有這個市場,不必政府輔導或催促,讓企業成功地轉型。

 

企業的管理者適合將注意力放在產品、品質、技術、流程等方面,經營者該將注意力放在行銷、通路、商譽、價值等方面。至於領導者,必須不時地做前瞻、觀察和分析,前瞻和觀察產業、技術、環境和市場發展的趨勢,分析趨勢帶來的影響和機會,找到最適發展和成長的位置,再帶領企業往那有利的方位進軍。管理關心成本和節流,經營關心開源和利潤,領導則關心成長和定位。

 

期待台灣的企業家,別再守株待兔等待景氣翻轉或等待政府的輔導,請主動投資研發,審核自我的核心專長或能力,探討趨勢,找尋機會和有利自我專長發揮的市場區隔,以自我的優勢開創最適的產品或服務,主動積極地進軍目標市場,開創台灣的新經濟。台灣的未來,靠人民自強和企業自救。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