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成長,必須辛勤的深耕

發表人:劉聖龍 文章觀看數:889 發表時間:2010/07/02 文章分類:創作
   鑒於目前社會上青少年和兒童犯罪案件,日益增加,影響社會之安寧,同時犯罪年齡亦逐漸下降,例如:在學校中高年級學童霸凌低年級學童、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竟然攜毒品至學校當眾吸毒與販毒、國小六年級學童揪團偷竊芒果,十二歲下手,六歲把風、國小九歲雙胞胎學童變成小小偷、國小五年級學童勒索小四學童、國小六年級學童因家貧被譏笑,竟憤而喝農藥自殺等等,在在顯示青少年與兒童對於法律知識,嚴重欠缺瞭解,睽視政府相關部門所推動之法治教育,似乎偏重於法條之解說與急求速成,以致呈現教法刻板僵化,事倍功半,從而成效不彰,且導致青少年與兒童對於法治教育興趣缺缺,更冷漠以對,而教育界針對此一缺口,似乎亦一籌莫展,身為作育英才之教師們,對於法治教育(指對青少年與兒童)亦視之為畏途,咸不願肩負斯項難以推動之任務,而此項問題存在於國內偏遠地區與原住民地區,由來已久,更基於該地區資源貧乏,交通不便,難獲法界人士之青睞與關注,以致未能施予法治教育。

    我任職公務機關逾四十年,自屆齡退休後即秉持以法學背景,法律專長與環保專業,為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之理念,因而自願前往偏遠地區,藉以說故事方式,灌輸法律知識與概念,進而開啟兒童法治教育之門扉。

ㄧ、教學方法:
    跳脫一般授課之僵化形式,改以生動風趣、活潑歡愉、圖片投影及融入環保常識、資源回收、生態保育、音樂欣賞與解說、詩歌誦詠等生活化之說故事方式,並再以師生互動、提問討論、有獎徵答、角色伴演、著色比賽、指導兒童看圖(創意)說故事與心得感想,增添說故事之多元性,期使兒童自幼陶鑄法治素養,益為優質公民社會奠基,並促進社會之祥和與法治化。

二、教學心態:
    說法治故事較一般說故事,大異其趣,除須具備「三心」「二意」-即愛心、耐心、童心及創意、留意的教學精神之外,另須保持「真誠」及「熱情」之態度,同時要跳脫僵化說教型式,避免讓兒童誤以為說教感到乏味。

三、教學對象:
1.國小低年級、中高年級以及國中為主(原住民學校優先)。
2.原住民部落或偏僻之社區民眾。
3.家扶中心及中途之家、平價國民住宅之低收入戶。

四、教材:
1.國小低年級以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編著之範本為主,內容為:隱私、權威、 責任、正義等四大主軸之核心法律概念,並配以卡通圖畫故事導讀,俾助啟蒙,另加圖示解說「有毒植物」促使學童對於學校周遭或公共場所放置栽植的有毒植物,不要隨意亂摘花木誤食中毒,更要培養學童「非禮勿動」之正當行為。
2.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則以行政院青輔會編撰之「小執法故事」為主,另融入當時所發生之社會案例,並將新聞報紙剪貼投影說明,以增加實際效果(如吸毒販毒罪之故事,則舉演藝人大炳及蕭淑慎吸毒,經法院勒戒與判刑之案例,解說吸毒販毒危害個人與社會不良行為,青少年當引以為戒)。
3.國中學生則以社會實務性案例以及法律常識為主,通常係採演講方式。
4.高中學生亦採集會演講方式,並會以法律名詞及民刑事案例為主,同時現場解答學生所提出之問題,達到互動的效果。
5.部落及社區則以生活環境相關之法律案例解說及環保案例之解析為主,法律諮詢為輔,另導引涉訟者循平民法律扶助之方式請求法院協助。
6.各地家扶中心及中途之家,則視其年齡層,分級進行說法治故事。
7.加強協助學校培訓說法治故事之種子老師與家長,俾傳承法治教育之推廣。

五、期許:
    青少年與兒童之法治教育長期且賡續之工作,以說故事方式,融入法律之概念,誠屬當下欲投身其列之年輕人首遇之瓶頸問題,一般法律系所畢業之年輕人,其目標乃係司法官與律師,是以難覓其才,再者以有法學背景,亦難以適任為兒童說故事之純「志業」,況且未能適應兒童之心理與語言,因之,均無法長期擔任斯項工作,更加上事先之培訓,難獲薪資之保障,以及純粹奉獻無酬,亦不獲認同。只因學校教師教學鐘點,已不敷所用,若另加以參加培訓擔任說法治故事之額外工作,情勢亦非所宜,排拒之心,當可預料。

    一般說故事之家長或年輕人,對低年級學童均以繪本解說,倘欲參加說法治故事之行列,大部分皆以非學法律,懼學童提出無法解答之法律問題,勢必受窘,有此顧慮而難以參與培訓,寧可說一般繪本故事。

    綜上所結,雖屬實情,惟「不畏艱難」、「面臨挑戰,愈戰愈勇」,其實兒童的心理與兒童的語言,應為年輕人所必須努力用心去學習與揣摩,亦當非難事,更應體認努力耕耘,必有所獲。或許有人提出所謂兒童語言為何物?其實兒童語言的學習是年輕人很重要的課題,換言之,要用活潑的語氣,豐富的肢體語言,以及淺顯易懂而摒棄用青澀的成語,多瞭解兒童所使用的語言,熟練之後,即可融入兒童的領域,亦減低了彼此間的隔閡,同時亦增加了互動與溝通交集。另外有關兒童的心理,我們必須以諄諄誘導,潛移默化的心態,不要操之過急,使我們沒有豐收的壓力,放鬆心情與兒童搏感情,如此當必融洽活絡,彼此即沒有隔閡。

    國中以及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對於一般持繪本說故事之模式,已缺乏興趣,針對他們的想法與需求,我們必須要在教導的過程中,穿插當下時事故事與社會新案例,將法治故事由嚴肅性,改成一般生活化,其實是配合教學的最佳方式。年輕人請牢記一句話:「種子的成長,必須辛勤的深耕」,共勉之。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