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計型創業」與「智慧型創業」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2514 發表時間:2014/01/12 文章分類:工作創業
工商時報週日版(2014.1.12)譚淑真指出,「不同於追求成功與自我成長,南韓許多年逾四十的大叔大嬸,為了維持生計而不得不創業」,南韓稱這種模式為「生計型創業」。南韓統計廳調查結果,這類迫於無奈的創業兩年內半數會倒閉,五年後十僅存三,可見創業之艱。

緣因年逾四十工作難找,為了生活卻沒有創業能力與本錢,只能進入「三低(低競爭力、低收入、低成就)」的領域去打拼,從事的多是炸雞店、炒年糕店等「進入門檻低、附加價值低」的小商店,又因從事者眾,彼此削價競爭利潤微薄。

2013年南韓小商戶月均銷售額是877萬韓元(約新台幣24.8萬元),而若再細做分解,43.4%的小店月銷售額不到400萬韓元(約新台幣11.3萬元),31.9%則月銷售額400萬韓元到1,000萬韓元,嗯!南韓大叔大嬸們為了生活真無奈。

南韓青年就業率只有40.4%,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大學生應該到大企業工作」,於是年輕人拼命地擠向高考或企業招考的窄門,有四十多萬青年人,擠不進窄門而失業,且即使進門,因職場競爭激烈,四十歲後被迫提早退休而失業的機率非常高,於是像是進入輪迴,再被迫為生計而創業。

有別於生計型創業,那就是智慧型創業。何謂「智慧型創業」?個人認為就是「因想到有利可圖的構想或看到有利可圖的機會而創業」!通常人們都稱這種見識叫創意,我比較喜歡稱之為機會,因為創意是原始的見識,只是一種不成熟的構想或概念;機會則是存在的利益以及事有可行的見識,是知道「什麼商品、誰是顧客、怎麼交易和如何創造價值或利潤」的見識。

台灣比南韓的境況更不如,因為產業外移,就業的機會稀少,工資偏低,創業是開拓新境、創造生機的必要行動,期望不要有太多人,淪入「為謀生計」而創業。如何擺脫生計型創業而做智慧型創業?深思密謀是否為智慧型創業?毅然行動、邊做邊學是否為智慧型創業?獨立創業和合夥創業哪種模式較佳?如何做創業成功的機率較大?這將由智者來解答!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