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離懷才不遇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1108 發表時間:2012/10/16 文章分類:退休心得
對人來說「懷才不遇」是非常痛苦的事,偏偏在這個社會上,許多人空有抱負和能力,卻只能抱怨老天不公,不是沒有就業機會,就是難以得到升官晉階,受困於懷才不遇,因此會想盡辦法尋找有效的助力,讓自己達到目的。然而為何會懷才不遇?要怎麼做不會懷才不遇?可謂目的雖相同,方式或許各異。

在職場大家都相信,有效的助力來自高層或主管,只要獲得關鍵人物的垂青和提拔,自己就會青雲直上、步步高升。於是,引起高層或主管的注意並照顧,就成為重中之重,藉巴結奉承、攀親依貴以得到機會,藉交際應酬、邀宴送禮以得到好處就成為通識。

父母關心子女,會引導子女專注前程,期贏得考試、取得學位和獲得職位,更教育孩子,如何取悅影響自我前程的老師和主管,卻忽略所學是否有所用,所巴結對象的品德是否值得信賴,其才能是否值得學習或跟隨,以至誤導子女步入歧途。

其實要想跳離懷才不遇,先得認識「才、遇」兩個字的意義,並分別駕馭,再尋找助力促使才得以遇,使才得其所更得其用。原來,之所以會懷才不遇,在因才未得其所和未得其用,而這個「用」字,決定是否會懷才不遇。

想要認識才,可以從「供與需」來看,「功用、作用與效用」代表所供給之才的內涵,「用途、用處與用戶」則指出需求之對象和所欲,不管是供給或需求,無用或不用,就顯示不出才之價值,倘若無需或不識,則即使相遇也難成交易。

再從就業角度來看,所謂「才」,就是專長和能力,專長也是一種能力,稱之為專業能力,可經由學校的教育而習得,譬如工程、財務、法律、資訊、技術、語文等等能力,藉考試、學歷和學位來彰顯它的價值,另外有種能力,非由學校傳授,卻關係著就業者的前程與地位。

我們且看,「領導力、經營力、洞察力、開創力、企劃力、決策力與執行力」等等能力,豈非是所有主管或企業所需要的?但這類能力究竟是先天就具有?是經由學校習得?還是自我體會而得?這類能力是否可以丈量?用什麼來評估它們的價值?在進一步探討前,我們且先為這種能力定名「職位能力」,因為它們是在職場能取得關鍵地位的工作能力。

社會上又存在著一個普遍現象,工作所需之才和就業者所具之才,是兩條互不交會的平行線,既然不交會,供與需自然不遇。許多學校只重傳授知識,忽略「學以致用」的智慧,致使雖學卻未形成專長或能力,不為工作或企業所需,這顯然是彼此對能力的認識不足所致。

職位能力可以培訓,但更多是經由實做、觀察、體驗、磨練與揣測,再經領悟的心得,沒有「實做」的經歷與鍛練,沒有「可用」的經驗與見識,所具之才就顯示不出價值與能耐。因此,有人說:「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道盡成才須經歷練的現實。

因職別、職責與職位不同,對人才能力的需求會有各種不同,有的專注一項,有的要求多項皆具。做為主管,不管職階高低,都應具備某種層次的領導力、前瞻力、影響力、決策力與貫徹力;要想獨當一面,則需洞察力、創造力、企劃力與執行力;想要得到主管賞識提拔,又需生產力、競爭力、持久力與向心力。

事要「能知」、「能識」而後「能用」,能用則「力」自然形成。專業能力可以丈量,藉由工作的數量、時間和花費來作價評估價值,「職位能力」例如經營、管理、領導、組織等,則無法丈量,講求見識、克難、除弊與貢獻,由實際的工作成就來衡量價值。

再就「遇」字來探討,造成「不遇」,有供給面也有需求面的原因,包括因能力的品質與類型不符,或是能力的高低與內涵不及;更可因需求對象對工作需求沒有明確地界定,或作價不具合理而不能被接受,甚至還有其它私人因素。

要使才能與需求相遇,自己需要做到幾個重點,首先,得確認自己所欲的工作及其需求;其次,針對需求去培育或強化自我的能力;第三,追蹤需求的對象、因由、所在、時機與變化,尋求助力;第四,隨時檢驗和修改履歷表,讓自己隨時做好準備,逮到機會就能即席自我介紹,推銷自己;第五,瞄準機會,創造或促成「相遇」;最後在得到機會,仍隨時察顏觀色、洞悉需求變化,再強化自己。

人要成才,除了懂得做事,還要懂得做人,明瞭「用心做事、明志做人」的道理。所謂用心,在於多用心思就事做思考,不明白事理或不知輕重、利害之前,絕不妄動,妄動則易因疏忽有所失。做人更要立志、持志、守志,確認人生方向和做好自我定位,以便更上層樓,過得有尊嚴與價值,取得有利的事業地位。

懂得做人之道,還要了解與人相處之道,學習「觀人、待人、侍人與用人」的功夫!這種功夫講究「觀人以心、待人以誠、侍人以敬、用人以信」,必須多利用眼睛與心思做觀察,耳朵去聆聽,慎用口舌的言辭,以及聲音與文字去做溝通與表達,使自己的行為與態度能被別人所接受。

最後,再補充一句,人沒經實做與磨練,光說、光看、不動手,勢難成才,即使攀上關係,坐上高位,也經不起實務的挑戰或時間的考驗,終究會被淘汰。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