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銀髮族生意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1403 發表時間:2011/10/28 文章分類:工作創業
年過五十,一般人都開始稱之為老年人,然而除非健康有問題,年長者即使到了六十歲,仍然不會自認是老人,因為精力仍在,仍想工作,甚至想與青壯年者爭取更高待遇。因此不要太在乎高齡者的年紀,本文也將超過六十歲的高齡者稱為「銀髮族」,雖然有人五十多歲就見白髮。

想要做銀髮族的生意,不能光想賺他們的錢,也要想協助他們將自己當作商品賺錢或開闢財路賺錢。前文【脫貧致富】提到經營商機致富的概念,本文循此就銀髮族的「人與事、事與事、物與事、財與事以及人與物、人與財和財與物」,探討這些領域所存在的各種商機。

銀髮族想要求財有三個方式,首先是將自己當作商品,憑能力、智慧或影響力擔負工作賺錢;其次是以手中積蓄理財求利;其三是投入發展事業,包括創業、入股參與現成事業和接收或購買閒置事業。想要做銀髮族的生意,除了呼應需求幫他們謀財,也不得忽略他們參與行動的意願。

先就以人做商品來看,六十歲到七十五歲的銀髮族,還有許多人想工作且也有工作能力。然而超過六十歲,已進入老年,健康或多或少會出現狀況,鮮有僱主願意長期僱用,只能接受短期或論件計酬的工作。

學位、職稱和經歷,不能做為競逐工作的商品,也不能以青壯年人的職位或工作為目標,要「清理資產」,以曾經解決什麼疑難,成就什麼事件,貢獻什麼價值和擅長什麼事務等,能為僱主改善現狀或開創新貌,做為主動推銷的憑藉。將銀髮族當作商品銷售,須先清楚工作所需和工作者所能,針對需求和供給,明定內容、仲介工作。

銀髮族之中的銀領族,是已退休的社會精英,因曾歷要職或位居高階而自視甚高,習慣單兵作戰容易固執己見,較少多向考量或集思廣義的見識,以致讓僱主難以接受。應該發揮綜效,匯集彼此的知識,統合彼此的智慧,就彼此所能和所長,設計商品和服務,開發適合的工作,不要坐待工作,期待對號入座。

除了勞動型工作,銀髮族能做的工作雖然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譬如說,年長者多有含飴弄孫的意願,卻有人因沒有孫子或孫子已長大而感到寂寞,讓他們替無暇的父母照顧小孩,讓爺爺、奶奶講故事或跟爺爺、奶奶玩遊戲,這就是工作,重點是,要有周全的思考和計畫,懂得將供需雙方結合,經營這類的商機。

再來看「人與財」和「財與事」。銀髮族所存的錢財,是要用來保障生活和維護健康,有了多餘才會留給下一代。但是沒人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所存積蓄是否足以應付需用,因此手中雖有錢,卻惜用、吝用或不敢用,直到身故仍未用。解決之道,就在了解他們心中的顧忌,提出有效的方案。

協助銀髮族理財或投資,所以不該把目光放在賺手續費或顧問費上,要集中金錢借勢做有效地運用,創造更高的利益和價值,並在法律的監督下,定期地提供零用金,讓銀髮族每月有固定收入,死後喪葬有人照顧,再去分享節餘。

銀髮族的安養,並非只求溫飽或有人照顧健康而已,他們也要有娛樂,期待有引發他們興趣能夠參與玩樂的事與物,讓他們嚮往明天,敢用手上保留的積蓄去享用樂趣,不必只顧著擔心自己見不到明日的太陽。

除非根本沒儲蓄,銀髮族不是有錢不肯用,就「人與事」的服務和「物與事」的物品來看,他們有的是時間去做聯誼、旅遊、休閒和娛樂等,享受為他們設計的服務。就「衣、食、住、行、育、樂」來看,高齡者較少購買衣服,但若針對他們生活上的便利提供特用或適當的衣物,口袋中的金錢仍然會外流。

再譬如說保健,市面上有千百種藥物,各個商品都自稱有療效,各種療效也有幾十種商品號稱適用,但是有誰為銀髮族做分析、篩選,選擇有效的產品或服務?又譬如說旅遊,除了自己的家人,有誰願意被追著趕時間,或與彼此興趣不同的年輕人或小孩雜處,為什麼不專辦老人旅遊,方便他們的休閒和行動?

再就物品來看,iPhone和iPad的興起,讓兩家全世界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行動電話和手提電腦公司難以生存。蘋果公司的產品之所以能一枝獨秀,在於熟知產品的應用和功能,更能針對廣大市場的需求,設計所需的產品。其它同型公司,為什麼讓蘋果公司一枝獨秀,為何不為高齡者另設計一套適用的商品,讓人手一機?

許多年齡超過六十歲的銀髮族,不懂得操作電腦,但是這群老人獨居在家,除了看報、看電視,也需要與人交流、閱讀小說和看新聞,聽歌、下棋、看影片,接收一些想要的知識,提供一個視聽工具,便於閱讀和操作,對銀髮族而言,那是惹人喜愛的玩具。針對需求,設計商品,這才能掌握商機。

就投資創業的機會而言,年輕者與年長者的要求不同,年輕人期望能夠獲得紮根成樹,創造長期享福的事業,年長者期望快速發達、一蹴而就的機會。就此,銀髮族適宜「入股參與現成事業和接收或購買閒置事業」。年輕者有的是體能和幹勁,卻少見識和經驗,年長者憑藉的是經營事業的眼光和調度資金的能力,能夠把現成事業發揚光大,兩者能夠結合,豈非紅花綠葉相得益彰?

做銀髮族生意,由此觀之充滿對創意和智慧的挑戰,能解開供需交會之密,則將見鴻圖大作。
峽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