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22K本末

發表人:許川海 文章觀看數:1178 發表時間:2013/03/02 文章分類:退休心得
高失業率受社會大眾關懷,有人身受其害而怨恨,有的因家人受害而不平,多數的焦點,都聚集在22K,都在罵政府無能和老闆無情,但是鮮少從因果找出解脫之道。為何如此?因為大家捨本逐末,只盯住金錢的不足,未追究工作的根本!

工作是項供需的媒介,僱主需要員工的服務,員工提供工作以交換酬勞,倘若僱主無需求或員工無能提供滿意僱主的工作,怎麼達成交易?大家一致要求僱主提供工作,調高工作酬勞,那麼企業憑什麼承接無能員工或承擔救濟失業的責任?

薪資高低緣因供需,當一百六十三所大專院校,每年不斷供應數量不少「有學歷沒能力」的畢業生,企業如何因應?當企業感嘆環境不利投資,政府有何措施?當企業提出人才規格的需求,大專院校或學子有何對策?有誰建立機構,培育就業人才,讓供需能夠接軌?不要盯住22K,改善供給、擴大需求,鼓勵投資創業才是根本!

看到東森新聞報導,每年從餐飲學校畢業的學生有一萬七千多人,其中七成大約一萬兩千人因在本業找不到工作,得轉行就業,且即使找到工作,薪資也只在16K到18K。台菜名廚阿基師,擔任餐校廚師競賽講評後,告訴得獎的學生,不要以為得了金牌、銀牌,就一定能找到工作!

每年有數萬個掛著大學畢業文憑的畢業生,同樣找不到工作,不是勉強出賣勞力做非本職工,就是在家做「啃老族」。這似乎帶來人力事業的發展契機,可以配合政府、精英和企業,開創培訓班,包括「就業輔導班」、「創業輔導班」、「職能培訓班」和「技能培訓班」,但不是各任講師,各開各的課,要將講義集中,經過整理、融會貫通和合併,再分門別類,由老師用共同內容開課,成果更能見效。

這是個年收入數十億元的事業,寄望5070樂工組能抓住機會!
我要回應文章 發表新文章
本篇文章共有 0 篇回應